浙江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天看书很累,很压抑,看第一遍的时候比较慢,也比较细,第二遍的时候就查漏补缺,第三遍就是巩固一下。资料就是肖大大的全套材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肖四,肖八。有一句话就是得选择题得天下,选择题是拉分最明显的地方,说实话,论述题拉不大开分。论述题我只背了肖8和肖4,因为肖4、8上面论述题的答案太多了,后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真得背不完,简版的相对好一些。我感觉不在资料多少,没必要把各个考研名师的试题买来都做,认准一个一直跟随下去就好,后期可以买点押题,做做选择题,查漏补缺一下。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理解是大头,得阅读者得天下。在此特别强调英语真题的重要性,我从备考开始从来没有做过一套模拟题,真题是最好的模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自行说三遍)先买了最近几年(2013-2015)的真题,做完了就买再之前的几年真题(2005-2012),这之后再买之前几年的真题(1997-2004),我做了从1997-2015的真题,大概做了有三遍。第一遍做是认真做题,之后就是总结经验,查找错误,反思理解思路的偏差,并且重点记忆真题单词。张剑的黄皮书做得很好,我从头至尾使用的都是这套真题,当然这也需要看自己的情况而定。真题越是最近几年的越是有价值,不要想着放到最后当预测模拟卷来做,越是重要的越要提前掌握,年代较久的真题借鉴意义也很大,虽然题型和分值有些变化,但也是命题老师的心血,也是必须认真研读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哲学进展”,这门课程主要关注的是现代及当代哲学的主要流派、理论和思想家。理解其重点在于把握每个时期哲学的核心问题和解决方式。我建议先从宏观的角度去梳理各个时期的哲学脉络,例如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到20世纪的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深入研究代表性的思想家,如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主要观点,理解他们的哲学立场和论证方式。阅读原著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可能有些晦涩难懂,但只有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思想,真正领悟其精髓。
再者,“中西哲学史”是对东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系统性学习。中国哲学涵盖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种流派,西方则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欧洲哲学。我采用的方法是对比学习,比如将孔子的仁爱观与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比较,或探讨庄子的齐物论与康德的道德法则的异同。注重理解哲学家们的时代背景,因哲学往往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在复习过程中,我会构建时间线,将重要事件和人物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便于记忆和理解。
在学习这两门课时,我发现笔记和讨论至关重要。整理笔记帮助深化理解,与他人讨论促使自己思考得更深入。我也经常参加线上学术论坛,与各地的学者交流,这样能不断拓宽视野,丰富自有的思考角度。
持续阅读和写作也是提升的关键。我坚持每天阅读哲学论文和著作,尝试写一些短篇的评论或者读后感,这有助于提升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应对论述题尤其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