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私下认为,仅仅依赖这1000道题目可能并不充足,因为一旦你熟悉了一家出题的风格,很可能过于自信于自己的高正确率,结果在真正的考试中遇到挫折,毕竟分数差距往往就体现在选择题上,这个教训我是深有体会的……建议尝试一些其他来源的试卷,体验不同的选择题风格,这样才能更保险。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据说今年有点难,我数学在复习中应该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的,结果也还好,我前期过了一遍课本没做课后习题,大概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了一下布局和概念,然后做的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有些痛苦,不少宝宝很纠结问我到底买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只能说看个人喜好了,我觉得李正元的舒服一点,题目切入点很好而且挖的深,李永乐的我也看过,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很不错的,全书更贴近10年到15年真题,很新颖,方法有很多是不错的。然后呢,我觉得就是得在暑假前把全书过一遍,我不喜欢把这些拖到暑假,毕竟要玩耍……(捂脸)而且时间真的很够的!暑假呢我玩了十天一点书没看,剩下时间做完了数学90年到00年所有真题,就是数一二三能做的都做了,感受就是这段时间的真题质量真不错,尤其是证明题之类的,质量很高要费脑子。八月份的时候呢,把强化班教材重新过了一遍,这个你们就参考一下……九月十月做完了00到10年的真题,并且做了订正和笔记。十月中旬每周六进行模拟,用11到15的真题,模拟考研,平时就开始刷题模式了,一本660题基本一周搞定,然后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场上各种模拟题,我可能和有些宝宝不一样,我喜欢每天上午刷一套模拟题,而且讲真,如果不这样做我很难保证自己每天效率超高。这样一直刷题,再订正,做笔记,看错题,中间夹杂模拟考试以及不断回顾00到10真题,我觉得差不多了,而且我要提醒各位宝宝,真的不要在仅仅做完真题之后以为自己数学不错,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同学,只练习真题,而且14.15年真题考了130就觉得自己数学很棒,这个真的是假象我觉得我得提醒你们一下,因为这几年的真的很简单,基本没有难点,不管你数学学成怎样,可能你数学不好你也可以120以上,但今年数学考下来很多同学就跪了……so,希望宝宝们保持谦逊啦!数学就说这么多吧,保持题感,保证计算量,保住准确率,不管什么样的卷子你都没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是重中之重。很多经验帖都写到真题的重要性,在此也不多赘述,只想说真题的出题思路才是王道,必须通过训练把做题思路与出题思路拟合。做题一定掐表做,并且在做题过程中写出每道题的选择理由,与答案的解题思路对比,最终应当做到不仅答案正确,而且对每个错误选项也有十足的把握。题目做完之后,把遇到的较难的单词和词组或者表达整理出来,经常翻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数据的载体,系统则是处理这些信号的规则或过程。需明白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性质。这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答许多问题的关键。
对傅立叶变换,它是连接时域和频域的重要桥梁。理解和熟练应用傅立叶级数、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能帮助从不同角度分析信号和系统的特性。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习题练习,建议多做些经典例题,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系统稳定性是另一个核心话题。要掌握稳定性的定义,了解Routh-Hurwitz判据和Nyquist判据,并能够按给定的系统函数判断其稳定性。这部分理论性强,理解难度相对较大,需耐心和深度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同样重要。利用MATLAB等工具进行模拟实验,直观地看到各种信号凭系统后的变化,有助于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我强烈推荐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这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还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每次做题后,都要反思错误,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