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听课后感觉思维异常清晰,条理分明,课程架构也一目了然。我同步阅读着精讲精练,跟随讲解勾画关键点。课程结束后,我会重温一遍标注的重点,并梳理主要脉络。随后,我开始做1000题,一旦出错,立即查找并复习相关知识点,对照精讲精练和课堂笔记仔细研究。我还购买了一本《风中劲草》,这是一本精炼的重点汇总,虽薄却包含着最关键的内容。我将这本书再次熟读了一遍,并完成了过去十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随后,肖四和肖八相继发布,我独立完成选择题,并背诵大题。在考试前夕,我回顾了之前选择题的错误,强化了记忆中的大题,这就是我的政治复习过程,虽然不算全面,但足以应对考试,哈哈。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记忆单词:记得第一次拿到单词书我就郁闷了,那么大一本,我四六级都是不背单词直接上的。看了前辈经验,深知其重要性,没办法,说不得也要上了。最开始效率非常低,很久才能记住一个单元,后来发现了循环记忆法。试了下没那么辛苦了,然后就用它完成了前期工作。后来熟练了以后,在四六级准考证剪了一个大约o.4cm宽、2cm长的小口,然后用它完成后期工作。用卡盖着单词释义,小口露出单词,能回忆起意思的就过,回忆不起的就在前面划一下(划正字)。背完一个单元后,再背那些划了一下的,如果还记不起,就再划一下,第三遍就背那些划了两下的。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把这个单元都背下来。结果是,我越不熟的单词划得越多,背的次数越多,到最后其实就跟开始熟悉的一样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城乡规划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历史、理论、政策以及实践等多个层面。在复习时,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理解各个时期城乡规划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对中国城乡规划的历史演变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规划理论,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这些理论将是你分析问题的基础。关注最新的城乡规划政策,因这部分内容往往会在论述题中出现。我习惯凭阅读学术论文和政策文件来保持对最新动态的关注。
再者,《城乡规划设计》则更偏重于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你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纸表达能力。我强烈推荐大家多做设计练习,从小规模的地块设计开始,逐步提升到更大范围的区域规划。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功能布局,还要兼顾美学和人文因素,要结合环境可持续性原则。学会使用AutoCAD、SketchUp等设计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设计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参加模拟设计竞赛,以此提升自有的实战经验,会定期向导师或有经验的同学教,他们的反馈能帮助我发现并改正错误。团队合作也很重要,凭讨论和交流,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开阔思路。
无论是《城乡规划基础》还是《城乡规划设计》,都需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尝试去挑战已知的知识,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样不仅能加深记忆,也能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