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党的建设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9月—10月,政治红宝书,通看一遍,尽量理解,尽量记住,这个阶段不需要强背,但基本的框架要记住。需要强化的地方就翻开书背一背。这时候各种模拟卷已经出来了,《肖八》买来练了练选择题,后面的大题我基本上没怎么看,培训班押的大题和肖秀荣的差不多。押题资料我大概背了4遍吧,感觉比教材好背一些,有些需要强化的地方就回去看书。这个时候做选择题我一般错14、15分左右,运气可能会到8分,选择题的每道题,每个选项我会要求自己弄懂选与不选的原因,模糊的知识点用本一条一条记录下来,多翻书去看书上原文原段。到了12月份,各大出版商的政治最后押题卷都出来了,我是在背好了最终押题版之后才做了卢欣五套卷,肖秀荣四套卷的选择题,大题一般就理了理思路,没仔细答。只完整做过2套题的样子。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的精华在于领悟思想而非纠结词汇。每次完成一套题目后,不必过于关注正确与否,即使是做对的题目,也要深思自己为何选对,是因为直觉还是真正理解了其中含义;对于错误的部分,要剖析自己的理解与作者及试题意图之间的差异,并深入研读原文,确保每个句子都明了于心。对于那些初时难以攻克的句子,尝试动手翻译,即便译得不好,也要强迫自己完整写下,即使只是猜测,也要落在纸上,这有助于提升你的翻译技巧和阅读能力。关于参考书籍,最大的困扰就是优质资源稀缺,几乎没有一本资料能够完全匹配真题的难度。我个人仅使用了张剑的黄皮书,我认为仅凭真题就已绰绰有余。我从1996年起开始做真题阅读,每一题都精耕细作,反复操练,不断归纳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你需深入研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献,理解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等核心概念。还需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在学习方法上,建议多做笔记,提炼关键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并凭讨论和辩论加深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这部分,重点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发展。这意味着你需熟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你有深入的历史洞察力。学习时,不仅要阅读官方文件和报告,还应阅读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理解其理论内涵和社会背景。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案例分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选取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政策,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定期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凭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
我认为,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应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更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现象,你会发现它能提供独特的洞察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