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我是开始最晚的,因为这门科目是回报投入比最高的,单位成本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庞大的,你所需要看的也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书,因为我个人拖延症比较严重,政治总想着考试之前才背诵,所以有些计划内的数目并没有看完,如果开始得早,我建议大家还是把下面提到的几本书都看一下。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常说的政治红宝书,它是官方出版的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重要的事说三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真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这本书,这本书的修订也代表着政治考研的指向标,必不可缺,其次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其实和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差不多,但它的内容更加精炼,而且核心考点在书中都用不同字体或阴影注出来了,层次感比较强,因为我准备得比较迟就选择了更加精炼的《核心考点》,然后就是肖老的书了,肖老的微信号我到现在都留着,它为我提供了太多有用的信息,也算是对我考研经历的一个留念。肖老的书我一共买了四本,《命题人1000题》试题和解析,《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几本书全都是题目,而且是与真题十分贴近,具有预测目的的题目,《1000题》我做了两边,在本子上做的,自己批改并用红笔订正了,而且也都对照考点把错题看了好几遍,《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题目,并浏览了一遍参考答案,《4套卷》不仅做了选择题,而且把所有大题都背了下来,直到上考场的前一刻,我都在反复背诵回忆《4套卷》大题答案,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光《4套卷》就押到了四道大题,所以《4套卷》绝对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最后就是时政,我只是自己整理了一些可能考的时政,还有在肖老的微信号上也读到了几篇肖老亲自整理的时政分析,上面还附有一些自测题,如果对时政不放心,大家可以考虑买一本《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里面有最新的时政要点更新。
考研数学方面:
提高阶段,其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解题能力和水平,使其与考研的要求靠拢。在此阶段,我大致将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之高等数学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和姚孟臣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例题精讲》认真看了3遍,并做了笔记,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此外,我认真的将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做了一遍,然后又分析了一遍!我将自己做错的题集中起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12月份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慢慢减少,基本上午8:30-11:30做数三真题第二遍(按照章节来)和过全书或者看自己薄弱的专题,然后一周我一般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两次。在考前做完了真题第二遍,又刷了一遍全书。考前最后一周着重看了一下公式和定义。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一直不算强项,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重视过英语,总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四月份的时候,我已经把考研核心单词背过一遍,单词推荐俞敏洪编著的小红书,以及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背单词是每天的必修课,开始的时候或许很慢,一天背诵50,慢慢的一天100,200,到后期就很快了,三天就能把核心词汇过一遍。(一定要把容易忘记的单词拿个小本摘抄下来,反复背诵,直到完全记住)不需要把单词书上的所有单词都记住,把核心单词都搞懂就够用了,当然基础好的话就接着往后背。语法推荐何凯文的长难句,。历年真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提升成绩的关键,留近两年的真题复习后期做模拟考试,其他的要多做几遍,要把多有的单词长难句搞懂.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在实际研究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是关键。你需理解它们的特性,熟练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排序、搜索等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贪心、动态规划、分治等策略,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升。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知识,包括CPU、存储器、I/O系统等。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指令集、运算器、控制器的设计,以及内存层次结构等,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操作系统部分,重点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如进程间的同步与通信、虚拟内存管理等,对后续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
计算机网络主要涉及TCP/IP协议族,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理解每层的主要功能和协议,如IP、TCP、UDP、HTTP等,是理解网络通信的关键。
学习这些内容时,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除了课本知识,尝试编程实现一些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凭模拟实验理解操作系统的运作,或者参与网络项目的开发,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也不可忽视,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检验学习效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向他人教,不断反思和调整自有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