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际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用书: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1000题,肖四,肖秀荣系列(一本知识点,一本预测题)。过程:九月份的时候大纲公布,买了一本大纲解析红宝书,一直到十月七号左右,订的风中劲草来了,开始政治复习。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先单选,后多选)。大约用了半个月,看了两遍风中劲草,做了一遍1000题。开始第二遍,看了一遍风中劲草,又做了一遍1000题(第一遍未在书上标记)。第三遍之后,只做错题。把1000题做好之后,选择题底气大增。再加上后期的几个模拟题,选择题够用了。关于模拟题,今年还是肖四压的好。我主要背的他的冲刺讲义,比肖四条理清晰些。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没有单独背单词,而是直接做真题阅读,看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从12月到8月,黄皮书阅读看了4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字典,手机安装了金山词霸。阅读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了。有的阅读我都能背下来了,顺便也把写作练习了。我也没有单独练习写作,阅读遇到好的句子,就记在笔记本上。感觉写作不是练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结果也是很显著的。后来发现有的长难句读起来还是由困难,就买了本语法书。到开始的时候,没有看完。但是帮助很大。英语我看的书并不多,但是每本书我都很认真,细致的看。看的特别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际公法,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核心知识点包括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律责任、海洋法、空间法等。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记忆基础概念,因这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我也会凭阅读最新的国际案例和国际法院的判例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帮助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答题技巧。
新中国外交这一部分,需掌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政策、重要外交事件和外交理念。这部分的学习,我倾向于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这样更易于记忆且深入理解。我会定期阅读《中国外交》等官方出版物,以及一些权威学者的研究论文,以获取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我也会整理时间线,将重要的外交活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
对这两个科目,我都坚持每天定时复习,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我会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进行深度学习,晚上则用来回顾一天的知识点,形成巩固。我还习惯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知识点,这既有助于提高效率,也方便后期复习。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仅为了应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素养。我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有的见解,甚至尝试写作相关的学术小论文,这都将极大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