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大部分同学还是很想问,那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政治比较好呢,九月份是不是太晚了啊。最早的话可以七月份开始,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大概六月份左右会出来吧,和八月底教育部出的大纲解析不一样的地方很少。肖秀荣的系列资料质量都很高,按着出版顺序(每本书上都有说明)买就好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很好,正是觉得自己数学好,而且又是工科的,往年数学三考得又不难,所以就没太把数学放在心上。我连复习全书都没买,就买了本真题。书都是用的本科的课本,知识点都一样,然后,我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过了两遍,感觉都掌握住了,就开始做真题。做真题也没太在意,有些由于失误做错了,觉得没什么,到正式考试认真些就没问题了,真是作死。谁知道,今年题目比往年难一些,时间不太够用,计算量又大,没时间检查,勉勉强强做完了,就匆匆忙忙交卷了。当时还感觉能考130差不多。后来对答案,发现好多错的,不仅我错了好多,网上答案也错了好多。网上答案有错的能看出来,然后,我想想我自己的答案,发现我的也错了。我初试要是再多错一个选择题,我就跪了,进不了复试何谈逆袭,我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我还是放弃了保研的,结果连考研都考不上……后来准备复试的时候我也特后悔,总觉得当初数学上多用点心,再多考十几分我复试就比较有利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除了真题之外感觉不需要买其他的资料,我就做真题+背单词。我从十月份开始做真题的,买得是2004年到2019年的真题,一周做两套的样子,真题都没做第二遍,当然,真题太少,后来留了最新的三套留作考前的模拟,没真题做的时候就把以前的做过的真题再看一遍。考前两周一定要有真题做,要保持题感,这个很重要。长难句:熟练掌握十几种长难句的特征、结构、分析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分析句子。(当然,在这其中可以使用符号、标点,对句子进行断句提取主干)同时,学会用所分析的长难句句式,自己造句(刚开始只是简单替换,后来你也可以出口长难句),练长难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翻译出来。全文翻译之后,对照买的资料书,看看它是怎么翻译的,自己理解的有什么偏差,现在再看看错的题会不会做,以及做对了的题有什么陷阱,自己是否已经理解整篇文章。记住,慢慢来,会比较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力学、材料科学、设计学、电子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例如,基础的力学知识如静力学、动力学是理解机械工作原理的基础;材料科学则影响着设计选,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和掌握设计原则是核心。机械设计不仅仅是理论计算,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要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设计准则,如安全系数法、疲劳强度分析、优化设计等。这需凭大量的实例分析来深化理解,并尝试自己去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部件。
再者,熟悉并掌握常用的设计手册和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GB/T、ISO等各类国家标准,它们为提供了设计的规范和依据。学习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验证设计方案。
对《机械设计》这本书,我认为每个章节的重点都应深入研读,但尤其要注意的是齿轮设计、轴承选型、联轴器和离合器等内容,这些都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历年真题的练习也非常重要,它们帮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点,也是检验自我学习效果的好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尝试参加一些设计竞赛或者找机会实习,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这会极大地提升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