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去年总共买过这么几本:《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红宝书》、《风中劲草》《肖秀荣最后押题四套卷》,但是《红宝书》我没有看过,一页都没翻过。九月中旬开始我开始看精讲精练,每天看2个小时,书虽然厚,但是也看完了,一边看一边做笔记,顺便有时间就做做1000题。因为知识点太琐碎,有老师带着复习感觉会很有条理。在做题的过程中,我安排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自己错误的政治选择题以及知识点,这个很关键,对于提高选择题正确率很有帮助。十月下旬时候,开始背精讲精练知识点,以及报的考研辅导班发的资料。同时,大家要广泛收集当年时事政治以及各种大事件所要考察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一定要多看、多记,之后11月份开始背《风中劲草》。政治热门知识点一定反复记忆,选择题知识点也要反复复习。到了靠前半个月,大家就买最后四套题,把四套题当做考研题来做,掐好时间,大题的答案一定要记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核心是持续阅读,因为英语的学习需要时间的沉淀,必须日复一日地保持学习状态,直至考试的最后一刻。我主要使用了张剑的黄皮书、阅读理解150篇以及一本词汇书,后来还购买了五套模拟试题。建议先完成两三套真题以评估自身水平,然后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专门练习。词汇的记忆务必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回顾,最好是通过查找真题中的陌生单词来构建个人的词汇库。对于写作,定期练习并搜集精炼的语句,特别是真题中的例子,而依赖模板背诵并不理想,最好能创建两个属于自己的模板。真题应反复操练,并自我提炼解题策略,多思考其背后的道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你需建立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我的建议是,每天固定时间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知识网络。做历年真题,了解出题规律,强化理解记忆。关注教育热点问题,结合实际进行思考,能够帮助你在论述题上展现深度和广度。
“语文学科基础”则更侧重于语言学、文学理论及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这部分需大量的阅读积累,不仅仅是课本,还包括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多读、多记、多写是关键。尝试分析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批判性思维。定期进行写作练习,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文章解析,都能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复习过程中,合理规划时间至关重要。早晨用来记忆新知识,午后进行深度阅读和理解,晚上则用于回顾和整理。保持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保证身心健康,也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找到合适的学习伙伴或者参加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共享资源,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不要忽视模拟考试的作用,它帮助你适应考试环境,调整答题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