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是从九月份时候开始,用的资料就是肖秀荣系列资料。建议大家应该入手一本政治大纲(或风中劲草),政治分为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每一科都有对应的固定的题号。选择题的练习很重要,大纲或讲义+肖1000,仔细看大纲,尤其马原部分一定要看大纲,因为马原选择题考的特别细,其他三科如果觉得大纲太多就用高联讲义也行。1000题对应大纲过两遍。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头是阅读和新题型和作文。而翻译和完型则是有余力尽量做的题型。考研英语阅读和四六级从出题思路上将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四六级考泛读,要的是你阅读的速度和准度。考研英语阅读考精度,考的是你阅读的准度和深度。所以用复习四六级的题海战术的思路来复习考研英语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从这层意义上讲,张剑150篇这种书就真的很鸡肋了。但是很多人还是陷在原来的惯性思维里出不来,考前各种纠结练习册的正确率,我只能祝他们好运了····。所以,复习一切都应该围绕精读进行。张剑的黄皮书做的比较中规中矩,这里推荐丁晓忠的超精解系列。张剑的黄皮书注重对试题进行解读,也就是解释为什么这个是正确答案。但是在解题思路上,丁晓忠的明显更胜一筹。新题型分值在英语中占据了10分,并且每年的题型也不固定,但总的来讲分为三种题型:排序题、选小标题、7选5题型,这三种题型大家都需要做练习。虽然新题型相对来说题目较少,但是英一的只需要做英一的新题型,同时参考大纲样题即可。但是需要多做几遍,至少三遍吧,这样可以加深做题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全面理解和掌握各部分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及其发展规律是基础,要关注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对中外教育史,需梳理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理解其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教育心理学则侧重于学生心理发展和教学心理,要深入理解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并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对教育法规的学习,不仅要知道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还要了解具体的教育政策和规定。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与“泛读”并重。精读教材,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拓宽视野,增强批判性思维。做笔记是巩固记忆的好方法,将复杂的内容简化为自有的语言,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定期复习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易混淆的概念,凭反复练习和比较,加深印象。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选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这不仅能检验理论知识,也能训练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讨论或小组学习,听到不同的观点,激发思考,深化理解。
在准备过程中,我还发现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价值不容忽视。它们帮助熟悉考试格式,检测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每次做完一套题,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