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政治科目给人一种不确定感,难以估量别人的准备程度,自己则常常感到思绪混乱。但在后期做综合题目时,即便我没特意死记硬背,答题也能接近标准答案。所以我建议大家按照常规步骤复习。我购买了风中劲草的三本书,一本用作背诵,一本用来做练习,一本用来核对答案。专心致志地做题,认真改正错误,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要深入理解。此外,我还打印了许多学习资料。至于背诵的部分,由于老师的讲解帮助我很多,减少了机械记忆的工作量,我会每天花一小时做相关的选择题并校对答案。在解决了选择题之后,留下的十多天时间里,我专注于背诵关键章节和回顾主观题。这时,参加辅导班的好处就显现出来,因为有些章节的主观题不太可能成为考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记忆,当然,理解仍然是基础。当然,肖四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部分可以先过一遍课本,简略点就可以,相当于温习,熟悉了内容之后,便可以看复习全书,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看,看完一部分后配以660道题,至于课本的课后习题,不建议去做,量大耗时,吃透书足以。复习过程中对待错题要重视起来,要不断回顾以前的错题,准备个错题集,定期回顾,不要执着追求难度,把最基本的题做好,你就拿下数学了。需要说明的是,数学试题相对比较固定,甚至到了第一道题固定出什么,第二道题固定出哪个部分的境地,同样,数学有科目的通性就是量大,所以对解题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你需要做的就是又好又快。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是单词,我用乱序版背了第一遍,之后就从网上找来电子版,(这个时候开始做真题的阅读)筛去一眼我就知道意思的,剩下的订成小册子,差不多一页二十行。第一天,只看每一页的第一行单词,第二天,看头两行,以此类推,这样一遍之后,再从最低下开始,倒着轮一遍,差不多两遍之后,单词就差不多了。英语重点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题型就不重要,而是要重点突破。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我一般会一篇阅读理解看四遍,每一遍练习的东西都不一样。第一遍就是在15—20分钟把题目做完,然后对答案,这是解题的过程。第二遍,就开始认真仔细看每一段,把不会的、意思模糊的单词、短语、结构复杂的句子整理出来,再用单词软件详细的查阅每个知识点,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分解、举例,也整理在笔记本上。我一般按照年份进行整理,每天也就整理一篇阅读理解。这是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第三遍我会把整篇文章口头翻译一遍,然后把翻译内容与资料书的内容对照一下。这个过程很短,基本上是脑子过一遍。这是翻译阶段。第四遍,就会把每个自然段的结构、内容、意思剖析一下,每道题对应哪个自然段,各段落的逻辑关系等等。这主要是复习新题型的过程。所以,一篇阅读理解就可以把整个真题的题型大体复习一次。每天一篇,坚持下来,会积累很多东西。作文不要很死板的套用一些模板,让阅卷老师发现会往死里扣分,所以最好总结一些自己认为很充实的一些句子,自己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其他题型可以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专项练习。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一切以真题为研究对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技术基础涵盖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个部分,这两者都是理解现代电子系统的基础。对模拟电路,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如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欧姆定律以及戴维南定理至关重要。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分析复杂电路的基础。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包括放大器的设计和分析,也是重点。我建议凭动手搭建电路模型来加深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进入数字电路,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是核心。你需理解并能够设计各种基本逻辑门电路,并能运用布尔代数进行简化。对存储器和计数器等时序电路,理解其工作状态转移图和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尤为重要。VHDL或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的基本语法也需掌握,这将帮助你进行数字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教材入手,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辅以习题集强化训练,提升解题能力。做一些实际的电路设计项目,提升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必不可少,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到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过程中,耐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门需深度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课程,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会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团队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凭讨论和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