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主观题的重点是:条理清晰,稳中出新。很多人都说考研政治肖秀荣押中了不少题,我也看到很多同学说按照肖秀荣给的答案答了,但成绩并不那么理想。我想说的是,政治考试,并不完全考察的是同学背诵的能力,它同样也在考察同学们对国家大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国家实行的政策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看法,对国际时事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有很多一起参加考研的同学,看到大家的政治成绩之后,也印证了我的这一看法。政治考试中拿到高分的,不仅仅要会背,更要会想。单纯按押题答案背,在北京这种反押题的地区,只会得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想要高分取胜,个人观点就显得无比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词汇无疑是根基,每日积累单词是贯穿至考研前夕的必修课。起初面对浩瀚的考研词汇,我觉得繁杂无章,即便努力记忆,也往往很快遗忘。参加了一次考研英语研讨会后,我采纳了根据记忆规律来背单词的方法。每日处理100个词汇,标记重复学习的日期,遵循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第十五天和第三十天的复习周期。初期阶段,我主要以浏览为主,随着熟练度提升,我会用卡片遮住汉语释义,尝试自我回想单词含义,若一时未能想起,则立即查看译文,以此巩固记忆。这种方法起初成效微弱,但随着深入,效果日益凸显。唯一的问题是,有些时候重复学习的日期会巧合地落在同一天,导致需要复习的词汇数量激增,虽然困扰过我,但我仍然持之以恒。
除词汇外,真题至关重要,而在真题中,阅读理解堪称王道,这绝非空谈。初次备考时,整整一个暑假,我把所有精力倾注于翻译历年真题的阅读篇章,从1997年至2008年,每天下午精译两篇并仔细记录。这个过程锻炼了我的阅读和翻译技能。第二次备考,由于对真题已相当熟悉,我转向研读张剑的英语阅读提升版,标注生词和短语,剖析复杂长句,反复琢磨,随着时间推移,我的词汇量和句子理解力均有所增进。彻底掌握真题中的每个单词、短语和复杂句后,我专注于解析阅读题目的设计,为每个问题归类,并在文中找出关联的句子,梳理出考查点。同时,我也深入分析错误选项,辨别其是否源于信息混淆、文本误解或其他常见的命题陷阱。一旦深入理解,就能一眼识破错误选项,因为考研英语的误导手法具有很高的重复性,这是我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察觉的。
至于新题型,我主要采用张剑的教材,使用铅笔作答,提前两个月开始练习,完成后擦除重做。至于作文,我从考前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下午撰写一篇,逐步形成个人的写作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英语”,这门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对英语语法、词汇、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的能力。我记得在复习过程中,我将重心放在了英语语法和词汇上。我会每天定时记忆单词,使用如Anki这样的间隔重复软件来巩固记忆。我深入研究了各类英语语法规则,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提高我的应用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我建议大家多读英文原版书籍和学术论文,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写作则需不断练习,从模仿优秀范文开始,逐步形成自有的写作风格。
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这个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更为广泛,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理论等。我建议你们建立起一个详细的时间线,梳理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和主题。对每部作品,不仅要了解其情节,更要理解其深层的主题和社会背景。语言学理论部分,理解并能运用基本的语言学概念是关键,如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等。我会定期做笔记,将复杂的理论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图示或关键词,帮助记忆。
在备考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每日的学习计划,并保持好的学习习惯。我,系统性、有计划性的学习比临时抱佛脚更有效。我也鼓励你们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独立钻研,关键是能够自己沉浸在知识中,享受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