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分析题怎么办(考研数学二,要看教材中的哪些章节)

不会分析题怎么办(考研数学二,要看教材中的哪些章节)

2024-10-30 动态更新

遇到难题时,先不要急于解答,因为即使绞尽脑汁也可能无法理清头绪。首先应该明确题目考查的核心点是什么。每个问题背后都有其理论依据,通常与特定的知识点相关。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在于你缺乏分析能力,而是对相关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

因此,平时应当努力学习,确保对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更加从容应对。

关于时间安排:

如果你提早开始复习,争取在暑假前将高等数学的讲义或课本完整地过一遍。课本中的练习题一定要动手去做,这些题目往往有一定难度。暑期结束时,希望能将整本书彻底学完,一般到八月份就能基本完成了。接下来是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具体如何安排时间需视个人复习进度和状态而定。

3月至5月、6月期间,初学时不建议直接阅读同济版高等数学书籍,因为其中的内容较为晦涩难懂,需要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跳跃性思考。可以观看老师的视频课程并做好笔记,例如老汤对应的视频、老师对应的视频。然后依次完成老汤1800题和老师1000题。记笔记非常重要,跟随视频中的讲解内容记录下来,这样会使你的基础知识更加牢固。老汤的教学适合打基础,老师的教学侧重于提高技巧。因此,每个章节的学习应先看老汤的讲解再看老师的部分。无论你是备考数学一、数学二还是数学三,这种方法都很适用。

6月至7月、8月这段时间里,不必急于开始通览全书。如果复习进展顺利,上述内容很可能已经全部完成。如果感觉还不够稳固,可以再次回顾讲义并继续做题。务必使用单独的笔记本做题,以便日后反复检查。若已完成高等数学的复习,则可着手复习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线性代数仍然采用相同的方法,即通过视频学习、完成配套练习册的方式,最终能达到满分的效果。至于概率论,由于数学二不涉及这部分内容,这里不做过多建议;相信此时你应该已有自己的复习思路和规划,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9月至10月期间,可以开始学习全书。建议开学后立即开始,之前务必认真完成前面提到的任务,夯实基础。市面上有两种常见的全书版本:李永乐和王式安合著的红色版本,以及李正元编写的粉色版本。两者都应该购置并阅读。如果时间有限,可以从粉色版本入手,同时红色版本也可以作为辅助材料浏览。红色全书覆盖面广,适合系统复习;认真学习并完成所有习题,纠正错误后再做660题。660题是非常经典的选择填空题集。粉色版本包含与章节同步的习题,在完成每章学习后应及时练习。扎实地推进这本书的学习进程直至结束。全书学完后,便可以开始接触历年真题了。

30年的真题中,前15年的相对简单,可以每天完成两套并在限定时间内作答,尽快适应考试模式。遇到难题不要立刻查看答案,以免产生依赖心理。完成一套试题后仔细核对答案并订正错误,不断重复这一流程。后15年的题目难度逐渐增大,保持每天两个半小时的训练量,严格计时以锻炼速度。同样认真对待每次测试后的更正环节,发现遗忘知识点时要及时翻阅笔记和全书。

11月至12月间,当大部分真题已被攻克后,可以转向模拟题的练习。方法与处理真题相似,只是这时你会感受到更多的挑战。临近考试时期,重点放在巩固已学内容上,无需再引入新概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深理解。

第一阶段:五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召开会议讨论次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的修订事宜。此时考生应注意收集去年的分数线及相关调剂信息。学校近几年的数据非常有价值,能帮助你把握录取规律。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前往心仪学校的复试场地观摩,结识前辈并搜集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六月中旬,确定考研的同学尤其是“三跨”学生不可放松警惕,应抓紧时间建立基础。复习可分为几个阶段:基础期、强化期、冲刺期等。现阶段主要任务是打牢英语与数学的基础。

第三阶段:七月底至八月中旬正值假期,考生应充分利用这两个月集中精力复习。这段无课程干扰的时间对后续强化阶段的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建议在校学习,借助辅导班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合理安排自学。

第四阶段:八月底九月初,各招生单位发布招生简章,考生需留意目标院校的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复习策略,避免忽略重要细节导致偏差。

第五阶段:九月中旬,官方考试大纲公布,考生应及时购买大纲及其解析,据此调整复习计划。仔细研究大纲,重点关注新增或修改的内容,这些往往是当年命题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不会分析题怎么办(考研数学二,要看教材中的哪些章节)》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