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大概是8月份开始复习,主要用了肖秀容的书,看完后做1000题。政治主要还是选择题能拉分,论述题大家的分数都差不多。选择题的话,推荐1000题,个人感觉挺好的,重要的知识点都在上面。把它看熟了选择题应该没问题。但是今年政治选择题有点难,好多题目都没看到过,可能还是要看平时的积累吧。另外肖秀荣1000题是质量很高的一本选择题练习册,但是有些题过分陈旧,前期拿来练练选择还是可以的。论述题的话先不用在意,后期等肖4出来了一定要好好背,但是也出现了背过的内容成了题目的题干的情况。
考研数学方面:
我自己后来分析数学考得不理想的原因主要还是题可能练的偏少了,比如我660就只做完了选择题,以至于在考场上遇到一些平时没有练到的,其实思路很简单的题都没有做出来,但是光练不总结分析也不行,所以大家练和想结合好,前期要把数学的基础知识打牢,后期就是运用这些知识多去练题。数学参考书:用了复习全书,张宇十八讲,张宇1000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从四月份开始背单词的,关键不要老换书,一本书一直用下去,不要看别人用什么书你也跟风,关键适合自己就好。一天背一点,不要贪多,到五月份大约过了一遍吧~其实这一遍下来感觉啥也没记住,可能心里有安慰吧,我到9月份还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拿着书背,很有效果。从五月份开始对英语的学习除了背单词又多了一项——看长难句加做真题!(从1997年开始只做阅读partA部分),一天一篇,每篇都把里边不认识的单词、词组查好抄在笔记本上(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下学弟学妹,只做真题就够了,千万不要做模拟题,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误导你。)到大约六月份吧,这一遍就差不多做完了。这时候买的是张剑的真题黄皮书试卷版,还是只做partA,还是一天一篇,还是做完就整理,记住,光做不分析不整理等于白做!我光整理partA基本就整理了两笔记本,边整边背,要知道,真题里的单词重复率真的超级高,整理真的很重要,越到临近考试基本每科都是拿着笔记在看,而不是厚厚的单词书,书都是越看越薄的。注意,最近三年不要再做了,因为最后要当模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就没再过厚厚的单词书,而是背真题里的单词,这些就够背了。过完这一遍阅读之后,再从2005年开始做第二遍,在这里说明一下我都是复印下来做的,这样不仅可以重复利用真题,而且很有做试卷的感觉。这一点学弟学妹可以借鉴一下。做第二遍就比第一遍快了,我还是一天一篇,但与第一遍不同的是,我做完一篇翻译一篇,记住,不是口头翻译,而是书面的写下来,再和书上的翻译对照,看看自己翻译的不对的地方再改正,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在过这遍的过程中我也做了完型和新题型,完成了这两个题型的第一遍复习,到了11月份才开始复习的翻译和作文,学弟学妹一定吸取教训,作文书可以多买几本多背点,自然就能形成自己的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汽车的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各部分的工作机制也非常重要,这些都会在汽车理论中有所涉及。
掌握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分析方法是考试的重点。这就需你熟悉并能应用汽车性能指标,如最高车速、加速时间、百公里油耗等进行计算和评估。了解汽车的热效率、机械效率等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汽车理论不仅限于静态分析,动态特性研究也是重要一环。例如,汽车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平顺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涉及到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需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参考教材和专业书籍,结合实际案例加深理解。比如,研究不同车型的参数,对比分析其性能差异,或者凭模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这样既有趣又直观。
历年真题的练习是检验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凭做题,你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强化。理解出题者的思路,也能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把握方向。
我强调一点,团队学习的力量不可忽视。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既能互相激励,又能互补知识盲区,对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汽车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