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起始策略是从大纲入手,每日确保投入不少于两小时来研习政治。十到十一月期间,主要精力放在掌握基础知识上,通过大纲阅读和选择题演练相结合。进入十二月,重心转向分析题,并关注形势与政策,同时开始记忆关键知识点,多做模拟试卷以填补知识空白。在距离考试一个半月之际,应启动大题的复习工作。尽管教材中有大量重点内容,但实际大题中涉及的并不多。此时,“最后八套”和“最后四套”这两本书变得尤为关键,特别是后者,我深入细致地背诵了这12套题的所有大题,在答题时发现很多题目都能运用到我记忆的内容。使用的资料包括:《教育部大纲解析》、《肖1000题》、《肖八套》、《肖四套》、《肖秀荣时政》以及《肖秀荣考前补充知识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急不来,这点应该毫无疑问。在3、4月份,我主要用了朱伟的《恋练有词》,先打好单词的基础,毕竟单词是一切的前提。当时我每天用半天的时间学习英语,再背对应的单元单词,三天一次总结复习。同时我还用了一款app叫墨墨单词,他的好处是可以把《恋词》整本书导入进去,这样很多零散的时间我就可以用手机复习单词,比如上厕所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或者刚吃完饭的半个小时。背单词最重要的是要快速、反复,如果学习了《普通心理学》这本书,你就会知道强化记忆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不断的使大脑受到学习内容的刺激,并且第二天一定要进行复习。我是自己在家学习,但如果同学们有小伙伴可以互相督考,效果会更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化学是基础,它涵盖了量子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等多个领域。量子力学是理解分子结构和反应机制的关键,理解薛定谔方程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现代物理化学》等经典教材,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并凭做题来巩固。统计热力学则需理解微观状态和宏观性质的关系,这部分需大量的公式推导和应用,多做练习是提高的好办法。电化学部分,尤其是电解质溶液理论和电极过程动力学,要注重理论与实验现象的结合。
合成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多个方面。对有机化学,重点在于掌握各类反应类型,理解反应机理,比如亲核取代、消除、加成等。无机化学主要关注元素周期律、配合物理论以及晶体结构。高分子化学则需理解聚合反应原理,能设计并执行简单的合成实验。我推荐《基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作为主要参考书目,凭做实验室工作来提升实际操作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重于记忆。理解了原理,就能更好地预测和解释各种现象。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学到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有助于我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
我还会利用在线资源,如Khan Academy、Coursera等平台的视频教程,这些都为我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补充材料。参加学术讨论和研讨会也我受益匪浅,不仅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也能提升自有的批判性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