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纺织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选择题还是要重视的,1000题完了后,因为我做题的速度比较快,我又买了别的题集做了下。做完题有了错题后就可以对照这书去把知识点画出来了,建议搞一轮用一种颜色的笔,后期复习的时候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之后我就把错题整理分析了下,好好看了一遍笔记,感觉至少所有东西都过上两遍了,差不多到快10月底了,就开始做真题的选择。这里说一下,基本在11月底之前都在弄知识点做选择题,后边才会系统的复习大题。历年真题这时候有了前边的基础做的相当快,基本1个半小时内,2年的选择+对答案+分析都可以完成,而且我记得错的并不太多,时政错了不会没关系,主要是多选分析好。
考研数学方面:
从8月的下旬起,我保持上午的数学学习时间,但将晚上的学习时段让出一小时给政治。我启动了660题的练习(极力推荐),上午我会专注做660题并修正错误,而晚上则用来刷全书。刚开始接触这本册子的题目时,确实感到非常棘手,很多涉及基本概念的问题我都解答不出来,不过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荐的书。暑假期间,我也尝试了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完成了基础部分,但在强化阶段就没再继续了。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作文、翻译以及新颖题型这三个部分。对于新颖题型,我们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完成历年的真题后再做一些额外的练习就足够了。至于翻译,我没有进行特别的操练,只做了真题里的翻译题目,再加上张剑最后五套试卷中的翻译,这些已经非常充分,无需再购买其他的专项训练材料。作文是个大项目,模板必须由自己来归纳,参考一些优秀的语句即可。今年的作文题目出乎意料,我准备的模板只有少数几句能用上,大部分情况下考试时都需要依靠现场的创新发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纺织材料学”是一门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它涵盖了纤维的性质、纱线的结构、织物的性能以及纺织品的加工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纤维的基本特性是基础,如天然纤维的吸湿性、强度,人造纤维的可纺性、耐磨性,以及合成纤维的耐化学性和热稳定性等。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质量和用途。
对纱线和织物的结构,需理解其形成原理,并能分析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例如,纱线的紧密度、捻度如何影响织物的手感和强度,组织结构(平纹、斜纹、缎纹)如何影响织物的光泽和透气性。还要掌握各种测试方法,如纱线的条干分析、织物的强力测试等,这些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再者,对纺织品的加工工艺,如染色、印花、整理等,需了解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比如染料的选、染色条件的设定,以及后处理如何提高纺织品的耐用性和舒适性。这部分不仅要求理论知识,还需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关键。理解是基础,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原理;记忆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重要的数据和公式,为解题做好准备;实践则是提升,参加实验室的实践活动,亲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历年真题的研习也非常重要。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找出命题规律,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定期自我检测,及时查漏补缺,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