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政治复习,尽管每个人的经历各有不同。但我希望你们能避开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我要说的是,暑期并不适合复习政治,那样只会白白消耗时间,最好把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和英语学习上。通常在九月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会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通称“红宝书”),去年是在九月中旬,这将近400页的书和1600道题目,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研读,特别是在十月到十一月期间,十二月我又重新看了一遍1600题及答案解析,事后反思觉得浪费了不少光阴。其实在十月份,就已经有《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这本书了,由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大家都昵称为“风中劲草”。然而我没有对比过,后来购买了“核心考点”,它在网上和一些实体书店都能找到。认真阅读后,我发现“风中劲草”是编辑得最为精心的一本书,书中不同颜色和字体使得内容虽繁但极具实用性,能帮你省下很多时间,并且配有详细的练习题解答。真心推荐大家不必沉溺于“红宝书”,“核心考点”就是它的精华版,效果非常理想。当然,看一遍“红宝书”肯定也有帮助,我不因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在“红宝书”和1600题上,只用两个月读“风中劲草”就否定“红宝书”的价值。“核心考点”还会标注每个知识点在过去几年是以何种形式(单选、多选或分析题)考过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已经通读了一遍高等数学教材,又看了一遍全面复习书籍,并完成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练习,但说实话,我只是大致浏览,几乎没有独立完成过一道完整的题目,这让我感到非常懊悔。接着,我开始了深入的学习,从高数入手,每次掌握一个概念后,都会通过大量习题来巩固。关键是要能自我提炼出常规的解题策略、解题窍门、重点考点以及经典题型,这对提升解题速度非常有益。我的主要复习资料就是全面复习书籍加上历年真题,这两部分我大约重复做了四到五遍。如果你们的时间允许,临近考试时可以尝试几套模拟试题,不必追求太多,因为模拟题通常比真题难度高,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理解和适应解题的思维方式,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常见的模拟试题集有李永乐的6+2、张宇的8+4、合工大的5套卷等...
考研英语方面:
到六月开始做阅读,记好时间!严格处理!理清为什么错,反复出现的单词要注意,拿个小本子积累下来,随身带,这就是高频词汇!真题不要着急做,要做都要整套做(除了作文)建议暑假做一遍OK,然后10月开始再反复做。我的建议:大家复习英语最好的办法是做真题,5,6遍的做,过一段时间就返回来做,尤其是暑假完了之后,你要做过一遍真题了。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孩子,你可以背单词,但是最好是放在阅读或作文当中背,个人比较喜欢环球时代出的如鱼得水系列,通过文章记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力学的基础理论是其核心。你需深入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定律。这些理论是理解和解决复杂水流问题的关键,所以要花时间去熟记并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
掌握水静力、水动力和流动阻力等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对水静力,要明白压力分布规律以及如何计算浮力;在水动力部分,流速、流量和水深的关系需熟练掌握;流动阻力的理解则涉及到摩擦系数和边界层理论,这部分需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学习。
再者,流体流动的分析方法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无论是渐变流还是急变流,或者是非均匀流,都需凭适当的分析工具如达西-韦伯公式、谢才公式来进行计算。明渠水流和管道水流的区别及处理方式也需清楚。
在实际应用方面,比如水库调度、灌溉系统设计、水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等,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涉及的实际问题,需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做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是提高这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者与同学讨论,这样既能加深记忆,也能激发思考。定期回顾和总结也非常重要,这能帮助保持对知识的敏感度,并防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