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宗教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到了11月末,《肖八》大致上已经面世,我在熟记知识点并纠正错误题目两到三轮之后,才着手挑战这个著名的试卷。初次接触,内心不禁有些小兴奋呢。依然保持每天一套选择题并及时订正错误,同时额外专注解答两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题。由于我高中时读的是文科,早在暑假期间我就浏览了肖秀荣的知识点,并完成了1000题。接着,我开始背诵风中劲草上的要点,并重新做了1000题。随后,我又陆续完成了8套卷和4套卷,包括任汝芬和石磊的试题,以及蒋中挺的习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难度相对适中,对于擅长英语的学生无需过于忧虑,但它确实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科目。初期阶段,建议先尝试一两套历年真题以了解题型,但要避免过早耗尽所有资源,应保留一些真题用于后期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许多备考经验分享认为,反复研习真题就是提升英语成绩的有效方法,做3到5遍是合理的。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追求稳妥,可以考虑使用张健的《150篇》,这本书与真题颇为相似,适合初期练习。然而,进入后期阶段,务必专注于真题,各类预测卷并不推荐。原因在于,考研阅读中的词汇和表达常有复现。对待真题,需要深度解析,具体来说,先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依据谓语动词划分句子,再剖析每个子句的主谓宾等成分,逐句掌握后,整体串联并润色句子。在这个过程中,长难句的解析实际上相当于预演了翻译工作。我没有专门背诵真题阅读,但我熟记了大量的复杂句子,这对后期提高我的阅读速度和翻译能力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解其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至关重要。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这门课程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这两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比如,要理解“物质生活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以及它如何影响社会形态的发展。马哲中的矛盾分析法也是常考点,要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析和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中,建议多读原著,如《资本论》,凭阅读深化理解和记忆。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则需广泛的阅读和深度的思考。中国哲学,从先秦百家到宋明理学,再到近代新儒学,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到德国古典哲学,再到现代哲学的各种流派,每一种哲学思潮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理解这些哲学家的思想,不仅要看他们的主要著作,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去解读。例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康德的道德哲学,尼采的存在主义等,都需去深入探讨其哲学理念和社会意义。
在复习策略上,我认为笔记整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思维导图,梳理出理论框架;对中西哲学史,凭时间轴的形式记录重要事件和人物,以便于记忆。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帮助你检查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