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我的复习计划真正启动是在10月份,因此在政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相当有限,连肖1000都没有完成,更别提背诵肖四肖八的大题了,最终考试成绩只有70分左右(因为字迹不太工整)。如果我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地记忆和练习题目,巩固基础知识,我相信自己完全可以达到75分以上的水平。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课程颇具挑战性。备考策略主要依赖于大量练习。自寒假起,我先通读了一遍大学本科的高等数学教材,这样的书籍有助于迅速唤醒我对各个概念的记忆。到了三月开学,我便着手解答本科教科书上的习题。我的学习模式是:研读一章内容,接着完成对应的课后问题。五月份初翻完整本书,时间尚早,我尝试了复习全书,却发现难以解答每一个题目,于是决定再次仔细阅读教材并详尽地做笔记,每天早晨还会背诵这些数学笔记。临近暑假时,我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刷题,发现许多知识点在课堂上都已经讲解过,做起复习全书来流畅多了。随后,我进入了强化学习阶段,进行了各种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的综合练习,感觉受益匪浅。最后,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如果想更深入检测自身水平,可以在后期挑选一些模拟题来做。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无需过于紧张。但学英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整个备考阶段持续努力,一刻也不能放松。我最早开始准备的就是这一科,大约在四月初,我在正式复习之前先尝试做了去年的英语真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我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二是让自己熟悉考研的试题类型和难度。关键在于均衡,要平衡地处理四大板块:大阅读、翻译、排序和作文。在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这四个部分都应该给予同等重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文的提升空间最大,因此,你可以在接近考试的后期专门加强作文训练。至于完型填空,我没有深入研究。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复习一下,否则可以忽略,因为它所占分数较少,且很难确保高正确率。即使随便猜答案,成绩与精心准备也相差不多,所以在“投入产出比”上并不划算,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题型。但请记住,翻译和排序极其关键,其“投入产出比”甚至可能超过大阅读。许多考生失利的原因就在于这两部分做得不好,或者没有分配充足的时间去完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组织行为、决策理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我认为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例如,理解什么是有效的领导力,如何进行科学决策,以及如何构建和执行企业战略,这些都是管理学的核心知识点。在复习时,我建议大家先系统地阅读教材,建立起全面的知识框架。
案例分析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大学的试卷中往往会涉及到实际管理问题的案例分析,这需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我会推荐大家阅读一些经典的管理学案例,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凭分析别人的解决方案,提升自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管理学也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我习惯于参与一些团队项目或者模拟管理竞赛,以此来实践我学到的理论知识,也能锻炼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我对管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定期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会定期做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不仅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对错题,我会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确保同样的问题不再出现。
我强烈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共享资源,互相激励。在讨论中,往往能激发出新的思考角度,也能帮助你在遇到难题时得到及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