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到了最后阶段,就一句话,抱着肖8肖4背大题!说一下时政部分,选择题的话,我当时用的是肖秀荣的时政小册,感觉一般而且时间上感觉划不来,反正最后选择题做的一塌糊涂。建议大家每天看一下新闻,近年来选择题都有和时政结合的趋势,大题基本靠押题,最后结果也还可以。
考研数学方面:
我在过完高数、线代、概率后会再过一遍笔记,默写各章的逻辑框架,这样会使得数学的每一个考点你都很清楚。千万要记住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这里推荐的是三本教材:同济大学编著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数学》4、5、6版都可以,清华大学出版的由居于马编著的《线性代数》,浙江大学盛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推荐这三本教材的原因除了是历年高分考生的不二选择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年的命题组成员都是以这三本教材作为主要的参考书目来命制试题的。首先我们说一下这几本书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看,怎么看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历年的考生在复习这几本教材的时候可谓是五花八门,怎么干的都有,有先复习高等数学的、有先复习线性代数的,更有甚者先复习概率论的。具体的题目也不知道该做哪些,或者是说都做。其实最好的复习顺序是先复习高等数学、再复习线性代数、最后复习概率论。这样做的依据是高等数学是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充分理解高等数学基础之上,像概率里面,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大家还有印象吧,用什么求,用积分,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用什么,也要用积分。另外线性代数里面的概念、定理、推理特别多,而且都特别抽象,因此线性代数尽量提前复习,反复记忆。而概率论部分的题型相对较少,考研试题能出的花样不多,相比较它的题目更加的有迹可寻。历年都有这样的学生想到最后一两个月突击复习概率,可是这部分学生都吃亏了!最后一个月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政治你不看不背行吗,专业课你不看行吗!而这时要从头到尾复习一门课,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说,在基础阶段同样要复习概率。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不是我所长,也不是我所好,这东西我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需要大量的练习和苦功吧。当然,你要是觉得花好多时间,为提高那么几分划不来,干脆考前就看看作文,阅读之类的也可以。我就是这么干的。别总分上去了,英语被卡了。历年很多这样的人,很是可惜。英语完全靠积累。没有一定的单词量看考研阅读是很痛苦的事情。真题随便选一本就可以,文章能看懂了那些连篇累牍的讲解事实上有些多余(个人意见,求轻喷)。把真题吃透基本上考研英语也就没有什么难的了(友情提示:部分题不一定有规律!今年我做完阅读后发现选项和规律不一致,硬生生的把3个正确答案改错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理解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基础概念。这包括信息的定义、性质、度量以及通信的基本原理。比如,要明白香农的信息熵理论,它是量化信息的重要工具。了解通信系统的模型,从信源到信宿的整个传输过程,包括编码、调制、信道传输、解调和译码等环节。
深入学习信号与系统知识。这是通信工程的核心,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LTI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傅立叶变换的理解和应用,Z变换等。这些内容在理解和设计通信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再者,数字信号处理(DSP)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理解滤波器的设计,如IIR和FIR滤波器,以及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如ASK、FSK、PSK等,这些都是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常见应用。
无线通信和网络部分也非常重要。理解多径传播、衰落现象,熟悉各种无线通信标准,如4G、5G,以及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会遇到的知识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验,如Matlab、Simulink等,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