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每天至少3个小时,先是快速看几遍大纲,然后就看一章,做肖一千相应的一章,刚开始正确率不高,这也正常。1000题基本要做两遍,但是1000题非常基础,与考研真题有一定差别,由于后期模拟题与真题更加接近,我基本是见一套刷一套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然后整理错题。坚持做完,大概已到十一月。还买了任三,任四,肖模拟八套题,肖四。这几本都很经典,我认为以上几本就够了。特别是上述的后三本,价值很高。像肖四,任四的大题,完全可以背下来用了。我认为政治复习,两点很关键,一是思路一定要清晰,否则没有条理,知识板块性不强,学习效果不好 。报班的话我认为确实思路要清晰很多,老师会把很多知识有条理的展示出来。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关键在于定时实战演练真题,务必亲自计算每道题目的答案,并确保彻底理解。有人声称只需重复完成十次真题便能取得超过120分的成绩,这或许有些夸大其词,但真题的价值不容小觑。起初,我完成一套真题大约需用时两个半小时,到第二次尝试时,则缩短至一个半小时。此外,我会做合工大的最后五套题目,以此提升计算能力和保持解题的手感。临近考试的一两天,我会专注于回顾错误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我购入了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一书,涵盖了从97年至前年的内容。学习的关键在于实践翻译而非仅仅阅读,需要亲自分析句子结构,并动手撰写个人的译文,然后逐步修订,与标准译文比较,洞察差异。通过分析自己译文的正误及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翻译技巧。此外,翻译在考试中通常得分只有三四分左右,除非你执意追求高分,否则不必过于苛求完美,我们的主要目标并非取得满分,满足基本的翻译要求就已足够。推荐参考资料包括:张健的《考研阅读150篇》(基础版和冲刺版)、《考研完型》、《考研新题型》以及《作文160篇》,还有张健编纂的历年真题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系统是基础,它包括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对硬件部分,你需深入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比如CPU的工作原理,内存层次结构,I/O设备的接口等。我推荐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主要教材,结合网上资源如MIT的开放课程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数据如何在不同层次间流动,以及指令集架构是如何影响性能的,这些都是关键知识点。
关于控制技术,这部分主要涉及到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理论,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你需掌握基本的控制理论知识,如稳定性分析,根轨迹法,PID控制器设计等。《自动控制原理》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资料,实践应用也很重要,尝试用MATLAB或者SIMULINK进行仿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学完一个主题,都尝试用自有的语言复述一遍,形成个人的理解。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强迫你思考并提炼信息,复习时也更方便。我还建议定期做一些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不仅检验理解程度,还能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
再者,团队学习也是我推崇的方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碰撞出新的见解,也能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可能的话,参加一些研究小组或研讨会,提前接触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这对提升自有的学术水平非常有帮助。
编程能力在这个领域非常重要,无论是C/C++还是Python,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凭编写小程序来实现控制算法或者模拟计算机系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