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高可靠嵌入式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教训的第一点,就是政治这科,其实基本上都是可以答完的,自己之前做下模拟题基本上就知道时间的分配了,千万别慌。仔细答,考试不是看你懂多少,而是发挥出多少。还有答题的时候一定看好题号再答。第二阶段:10月至11月20日,这一阶段是关键巩固期,跟着《风中劲草》系列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这套书相当于对《精讲精练》抽丝剥茧的精华概括,内容一定要烂熟于心。然后我选择性地做了重点章节的配套选择题练习,特别是历年真题综合性强,应当特别注意。这一阶段还回看了所有的错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首先通读了一遍教科书并完成了课后练习,确保掌握了基本知识点,这个阶段大约持续到五月底。接着,我开始研读复习全书,选择的是李永乐和王式安合著的版本。在阅读时,我不直接查看答案,而是用纸遮挡住,尝试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个思考环节至关重要。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专注于全书(线性代数部分除外)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到了八月底,我已经完整地过了一遍这两本书。
随后,我参加了老师的强化课程,这使我在知识框架和解题策略上有了显著提升。九月下旬,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全书,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因为全书中的题目极具代表性,值得深入理解。在最后两个月,我主要以历年真题为主,并辅以少量模拟题(特别推荐张宇的题目)。真题无疑是最佳的复习资源,与实际考试题目有许多共通之处,我认真做了两遍,大部分按照真实考试的时间安排,以培养临场感,避免考试时过于紧张。最终,我数学得了130分,对此成绩我感到相当满意。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前期主要是背单词,我大概每天背2-3h。英语复习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定的单词量,我们就可以做真题了。做真题主要有这么几个作用:首先,阅读中的许多单词是反复考的,(多做几年真题就会发现有些单词出现频率很高),这样有助于我们把握核心单词。其次,我们需要反复琢磨出题思路和出题角度。只要多做几遍,才会有所体会。最后,我们可以感受真题的难易程度,为自己合理规划复习进度,尤其重视最近几年的。因为大家都在说考研英语难,所以都很重视考研英语。至于怎么复习,多长时间复习,都要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而定的。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明白自己的差距,才会明确方向和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数据结构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更是解决算法问题的关键工具。你需深入理解线性表、栈、队列、链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特性以及它们的实现方式,例如数组、链式结构等。这些基础知识将在后续的学习中起到基石的作用。
掌握各种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这是评估算法效率的重要标准,对优化代码性能至关重要。例如,了解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再者,动态规划和递归是解决许多数据结构问题的有效策略。要熟练运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需大量练习,不断强化对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对特定的数据结构,比如树和图,要深入理解它们的遍历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以及特殊性质的应用,如二叉树的各种形态(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平衡二叉树等),图的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等问题。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凭编程实现常见的数据结构操作,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概念,还能提升编程能力。我建议使用一种你喜欢的编程语言,如C++或Python,编写代码来实现数据结构和相关的算法。
学习过程中,不要害怕难题,反应积极面对。每一次解决困难的过程都是深化理解和提升技能的机会。利用在线资源,如LeetCode、GeeksforGeeks等平台进行实战训练也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