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10.11至11.10期间,我进行了第二轮复习,主要内容是再次阅读红宝书并重做一遍1000题。这个阶段的步骤大致与第一轮相同,只是进度可以适当提升。这一轮我选择直接在书上做笔记,考虑到时间紧迫,可能无法完成第三轮复习……在这段时间里,我每日依旧为政治学习预留3小时。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时,务必避免“空想而不实践”的错误态度。总体来说,考研数学的学习步骤建议如下:首先吃透教科书,接着精读复习大全,然后完成660题,紧接着初次研习历年真题。如果在做完660题后仍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尝试400题。无论如何,“教科书—复习大全—660题或440题—初次做真题—再次做真题”这一系列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概是小弟考研的这几门里的最强项了,依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复习。想说无论是强项弱项都应同等对待,不能因为是强项而因此放松,弱项的话就更应该倍加重视。考研不考听力,主要是阅读和作文,因此我采取的是应试的复习方法。大概从4月份之后就开始做英语阅读真题,从93年的真题开始,到8月份基本做完一遍。期间做了一些模拟题(后来发现完全没必要,真题就够了)。对于单词书小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论多厚的词汇书,只能看进去一、两个list,鉴于此,我在做完20年阅读真题后,结合一些考研班老师的经验(考研真题里的词汇重复度很高),决定把阅读真题里出现过的词汇总体过一遍,当时采用了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功能,把20年真题里的生词全部筛出(一共700左右),然后收录进这个单词本里,并且在之后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时常翻阅(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就考试中的效果来说,这种方法很是好用,考场基本无生词,至于作文,小弟背了一个模版,一个模版就完全搞定了。看之后的得分情况,作文基本上给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构分析、运动学、动力学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机构的自由度、速度瞬心法、力矩平衡等,这些都是基础且常考的知识点。对这些,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将抽象的概念凭实例或图示进行具象化理解,以便于记忆。
深入理解和应用基本定律与定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达芬奇定律、虚功原理、动能定理等,它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起到关键作用。我习惯于凭做习题来巩固这些知识点,每次解题都尽量尝试多种方法,以此加深理解。
再者,动态分析部分如振动理论、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等,需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微积分和矩阵论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可能较难,但凭画出运动轨迹图或者构建动力学模型,有效地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机械设计部分,如齿轮传动、螺纹连接、带传动等,不仅要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实际,多看些实物图例,做一些设计性的题目,有助于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练习-反思”三步走策略很有效。先理解知识点,凭大量习题练习,对错误进行反思,找出自有的不足并针对性地复习。利用网络资源,观看教授讲解视频,参加学习小组讨论,都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机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