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于10月1日按时启动,首先仔细阅读了一遍政治大纲解析,但未进行习题练习。完成首次阅读后,我紧接着开始了1000题的演练,每完成一小部分就会核对答案,对于错误的部分我会做个标记,并附上备注(提示:肖秀荣的1000题答案直接位于题目下方,既有便利也有干扰,我推荐初次做的时候用纸片遮挡,错误的地方认真查阅解释。最后阶段冲刺时,已无暇深究每个题目,只能依赖记忆了)。进入12月,发现知识点几乎遗忘殆尽,于是我又重新研读了一遍大纲解析,并回顾了2000题,就这样,差不多进入了新的一年。
考研数学方面:
人家说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数学考得好是很拉分的,数学也是最耗时间的一门课程,我觉得最好应该把本科的教材好好的看看,做做课后习题进行第一遍学习,(这里我要吐槽一下我本科学校的数学教学,教的知识太过简单让我误认为数学很简单就没有仔细的看教材导致后期许多定理公式记不住,数学全书看了很多遍依然不记得)然后就可以上复习全书了,市面上有二李的和李王的,我个人更倾向于二李的,但李王的我在第二年是也看了,看复习全书是个浩大的工程,尽量多看几遍,其实不用全部都会,有些太难考验是不会考的。我看书的时候有不会的题目就想个几十秒,不会的话就立即看答案然后分析为什么我没想出来,然后记住这题的解题过程,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只要可以学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到了最后就是大量的做题阶段了,我买了很多题目,有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李永乐的660等,660题我做的最多,两年加起来应该有四到五遍,虽然题目很难不过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说句实话我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许多资料我都是开始的时候新鲜,但认认真真完成的好像没有几本,这是我最大的缺点,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样,无论哪本习题集认认真真的完成,吃透每一道题就可以考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最后就是冲刺阶段的试卷,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多做几遍,我做真题的时候是用一张大白纸,选出自己的答案并且把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写上去,然后再修改,到后期有空的时候多看几遍,感觉这样会比较好。
考研英语方面:
给大家分享我突破速度的经验:在于视域。就是说,以前慢的时候,一句话基本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过来,然后消化是什么意思。快起来的时候,直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语,眼睛是一扫一句话的。还有熟悉了英语的段落分布以后,一些不重要的句子扫一眼就过去了。我也没有什么语法基础,就是做多了,就有经验了。12月份,把近十年真题整体做一遍,计时做。近三年真题的时间分配是:11下旬,12上旬,12下旬各一套,严格计时,仔细整理分析,保持好做题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系统综合涵盖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处理器原理、嵌入式系统等多个领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模拟电路部分,你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基本的放大器模型,如共射极、共集电极等,电源电压、负载电阻、频率响应等问题也是常考点。对数字电路,二进制运算、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内容要熟练掌握,尤其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设计及分析。
微处理器原理的学习,理解CPU结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总线协议等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或者解析一段汇编代码。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则需结合编程实践,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如任务调度、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等,并凭实际项目提升动手能力。
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一个知识点,不仅要理解其原理,还要凭做题或实验来加深理解。例如,自己设计电路进行仿真,或者编写小程序去实现某个功能。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工具,凭它们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
团队讨论和答疑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教师或学长学姐的答疑解惑则能帮助你避免走弯路,节省时间。
保持好的心态也是考研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复杂的电路图和海量的知识点,可能会感到压力,但,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极的心态是克服困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