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制定政治计划时,你得先确定一下,你有没有一点点的政治基础,所谓政治基础,就是初高中有没有学过考过政治?或者让你说党的基本路线,你有没有一点模糊的印象,有的话那十月份大纲出来开始看,基本不晚,没有的话或者你为了保险,暑假就要开始了。看书主要看马哲部分,因为这部分需要理解,其他背诵就可以了。至于参考资料,我主要用了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时事政治,肖秀荣四套题,20天20题,其实用什么无所谓,只要认真做,都会有收获,我的体会是选择题一定要有一个回顾错题的过程,不能光题海战术,最后的大题一定要背背肖四,每年都有原题出现的,不过北京改的比较严,所以自求多福。
考研数学方面:
《全面复习手册》需要动脑思考,动手计算,在解答问题之前先判断其考察的知识点。高等数学的历年初试真题都可以在线搜寻并打印,通过不断的模拟练习来熟悉。尽管许多学生觉得这些题目容易,但依然不可掉以轻心,毕竟能够获得140分以上的考生并不多,这足以证明其难度不容小觑。透彻理解每一个问题的解题策略,当你完成所有练习后,就会察觉到每年试题的模式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愿意花心思整理,将每套试题中相似或相关的题目归纳在一起,会使你的思维更加条理化。
考研英语方面:
对自己的英文能力颇有信心,或许这种自信源于主观感受……利用暑假期间,我把红宝书浏览了五遍,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多次查看每个词汇以理解常用含义,我认为这种方法更有效率。每天我都坚持翻阅一些单词页面,未曾中断,到最后阶段特别关注那些罕见的意思,成效显著。阅读部分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我完成了张剑那本黄皮书的所有阅读练习,仔细核对答案并查阅生词。随后,我开始了真题训练,按照板块逐步进行:首先是四篇基础阅读(这部分极其重要,我耗费了不少时间,但力求细致,遇到不懂的单词都会记录下来,用于后期复习);接着是新题型、完形填空、翻译。作文方面,我仅写了两篇大作文,其余部分都一丝不苟地完成。有些前辈建议反复研习真题,但我认为如果时间有限,专心致志地做一遍足以掌握题型、难度和出题模式。
至于作文,在十一月中旬这个节点,大家都开始忧虑作文部分。小作文,归纳十种应用文模板;对于大作文,通常分为三个段落,我整理了各段的构架,无论文章主题是正面赞扬还是负面批评,每段应包含几句,开头怎么写,内容如何描绘,如何展开论证,结尾提出政策建议,如何融入个人见解等,都需要自己提炼。否则,仅仅依赖模板,文章会显得机械无趣,缺乏活力,评卷老师读起来也不舒服,分数自然不会理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它是车辆工程的基础,对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至关重要。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对以下几个部分特别重视:
1. 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这是机械设计基础的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各种简单机械机构(如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传递是关键。凭绘制FBD(力平衡图),能够帮助清晰地分析力的作用情况。
2. 材料力学:这部分主要涉及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理解并应用胡克定律、欧拉公式等,解决实际工程中的许多问题。疲劳强度和断裂力学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3. 轴承和齿轮设计:轴承的选和计算,齿轮的类型、模数、压力角等参数的理解,以及它们的寿命和效率分析,都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4.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如何按负载性质和工作条件选合适的传动方式,优化传动系统的性能,是这门课的重要实践部分。
5. 创新思维:除了理论知识,我认为创新思维也很重要。机械设计不仅仅是套用公式,更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
1. 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点很多,但只有真正理解了灵活运用。多思考、多讨论、多做实例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2. 练习题目:大量做题帮助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推荐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这有助于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
3. 实践操作:有机会,尝试参与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会加深理解和记忆。
4. 教材与参考书:认真阅读教材,配合几本好的参考书,全方位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