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不用过早准备因为没必要而且也没时间,所以等到大纲解析下来以后再准备也来得及,政治复习的前期跟着老师上课,理解了很多知识点,就不用死记硬背太多东西,政治大题目相差不会太多,分数主要还是在选择题特别是多选上有差距。我是从7月份开始,每天学英语和专业课累了的时候可以看半个小时的政治,坚持下来。这样的话就是每天不用在政治花大功夫,但日积月累,等到九十月份再开始背笔记,那时候再做做1000题,背背自己记得讲义。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英语的核心任务聚焦于阅读理解,四篇冗长的篇章接踵而至,初次尝试考研英语阅读的感觉犹如过山车般刺激。庆幸的是,考研英语只考察读写,不涉及听和说,而这读写部分确实有规律可循。首要挑战便是这四篇大阅读。我在准备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采用深入研读策略,深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完成一篇阅读后核对答案,标记所有陌生词汇,查阅字典,解析选项,并全文翻译。我当时的做法是将生词和复杂句子摘录到笔记本上,背诵单词并逐一剖析长难句的语法。起初,完成一篇文章需要耗费两小时,主要是因为我遇到太多不认识的词汇。这之后,我会全文翻译并分析每个选项,02年以前的文章包含5篇文章,每篇4个问题;02年后则改为4篇文章,每篇5个问题。我会详细研究这20个选项,理解正确答案为何正确,错误答案又错在哪里。阅读对我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把每一个步骤都记录在两个厚厚的笔记本里,尽管这种方法显得有些笨拙,毕竟我已经提到,我的英语能力和整体学习水平都不算高。然而,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阅读能力显著提升,最初的连续错误8到9个题目,到最后基本能控制在5个以内,陌生词汇也逐渐减少。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有效但却耗时耗力的方法。我处理翻译练习时通常也会重复三次。第一次,先浏览题目,大致了解内容。第二次,按照常规顺序答题,遇到难题暂时空着。第三次,结合前后文来推测单词含义和句子意义,将自己的理解放入具体情境中检验是否合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城市规划基础是基石,它涵盖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勒·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理念等,都是这个科目的核心。城市规划法规和政策也是必修内容,如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对这些,我建议大家不仅要死记硬背,更要结合实际案例去理解和应用,这样真正领悟其内涵。
城乡规划研究综合则更偏重实践和分析能力。需学会运用GIS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理解城乡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对规划的影响。项目策划和设计也是重要一环,包括概念设计、规划方案的制定等。这需具备创新思维,扎实的手绘技能和CAD操作技巧也不能忽视。我在学习这部分时,常常凭模拟实际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以此提升自有的规划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有效的笔记整理至关重要。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案例分析,我都习惯做详细的笔记,并定期复习,这样加深记忆。多参与讨论,尤其是与导师和同学的交流,能从不同角度启发思考,拓宽视野。我还推荐参加一些规划竞赛或实践活动,这不仅能提升实战经验,也能增强竞争力。
至于教材和参考资料,重庆大学的课程推荐书目是很好的起点,国内外的经典文献、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我会定期查阅《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年鉴》等专业期刊,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