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房地产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六月初就买了肖秀荣三件套(精讲精练+1000题+命题人讲真题上下),学习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在我暑假开始看政治的时候,身边很多同学都觉得开始太早浪费时间。我认为政治暑假开始并不会太早,因为基本上暑假是刚开始认真备考阶段,心也没有很急。到9月整个人已经开始浮躁,对于政治的包容心就更小了。像我最一开始说的,一旦松懈很容易垮掉。七月份你觉得九月份开始就够了,九月份看着那么多要背的和那么多要做的阅读就想着等肖四肖八蒋五就好,哪有真的能够完全押中题的说法,如果能够提前做更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让自己变得手足无措。刷完1000题可以去刷徐涛的优题库。政治还是跟着老师比较好,书是没有逻辑的,但是老师可以给你找出容易记住的逻辑或方法。到后期冲刺的时候我把市面上的一些冲刺押题卷都做了,没有五十套也有三十套吧。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的强化,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很认真的第二次研读,后面做了张宇的1000题(最痛苦,最难熬,也是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你们做了自然明白)。十月份开始自己模拟数学考试,上午模拟,下午三个小时总结做过的卷子,重难点一步步的查漏补缺,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同时跟着老师上课,学了不少做题的技巧和套路,还记了两大本笔记,我把笔记奉若至宝,因为它涵盖的面非常全,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各种方法都很经典,方便你打开思路,当然,这都是后期我做真题的时候的感触了。有同学十八讲做了四五遍,我倒没有做那么多次,只做了三次,每一遍都是新感觉。只要你在学,就一定会思路慢慢的都打开。之后就是十月份的模拟,张宇的真题和八套卷,四套卷。在此就提一个事情吧,就跟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不能停,每天雷打不动三个小时做数学,卡点,时间一到立刻停笔。这个习惯从十一开始就一天也没断过。真题就这样,做完一遍又一遍,总共做了三遍吧,各种考场心态都练出来了,当然你如果想达到这种水平就必须把数学模拟真真正正的当回事。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没有背单词书,大家可以各取所好,另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宏观经济学,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模型是基础。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等都是核心内容。你需理解这些模型的构建原理,知道它们如何描述经济的运行状态,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理解政府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进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
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和计算同样重要,如GDP、CPI、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不仅要熟悉其定义,还要了解它们的计算方法和背后的经济含义。比如,理解GDP的三种衡量方式——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能够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经济活动。
再者,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需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 Mundell-Fleming 模型,它将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资本流动对汇率和政策效果的影响。
对微观经济学,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理解供求关系,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剩余概念,这些都是基础。厂商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及决策过程也必须熟练掌握。
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部分。理解并能应用纳什均衡,以及信息不对称下柠檬市场等问题,能帮助你在分析实际经济现象时更有深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结合实践。理论知识是骨架,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是填充的内容。凭阅读经济学期刊,关注经济新闻,将所学应用于现实,这将使理解更为深入。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训练解题速度和准确度,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