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从经验中学习,许多同学都认为不必急于复习,只需等待大纲发布后再着手。然而,大纲通常在9月或10月公布,那时专业课和英语的压力已经不小,难以平心静气地专注于大纲。因此,提前每天浏览上一年的大纲至关重要,这样在新大纲出炉时,你才能从容应对。做题同样是关键,1600题是配套练习,虽然部分同学反馈效果一般,但我推荐《风中劲草》系列的大纲解析及其配套题目,至少要做两遍以强化知识。至于大题部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预测卷以及阮晔编写的59道题是不错的选择,2014年,这本书记住了4道大题中的5道。我个人认为大纲是基础,而《风中劲草》同样经典,务必认真对待。我选择的是肖秀荣的书作为最后的背诵资料,相信其他选择差异不会太大。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倾向于多做模拟题的客观题来找出遗漏点。对于主观题,主要依赖于肖秀荣和任汝芬的四套题进行背诵。当然,那时你会发现专业课和政治都需要大量记忆,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但还是要全力以赴去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强项之一,基础知识还算扎实,复习起来相对轻松。目前我正专注于大量积累词汇,不论多艰难,每天都会确保至少一小时的记忆时间,虽然短期内可能进步微乎其微,但持之以恒到年末,定会有所收获。我认为,缺乏词汇量是英语考试的一大难题。对于阅读理解,抓住逻辑脉络和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至关重要,这需要通过实际做题来不断训练,你会逐渐领略其中的窍门。至于作文,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只是平日里积累了些优美的长短句,效果还挺理想。若你觉得写作吃力,不妨看看那些提供模板的书籍,里面不乏有价值的内容。我选用的参考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以及一本乱序版的单词书。另外,我还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先读单词,力求熟悉,然后开始背诵。我总共背了四遍,看了一遍配套视频以加深理解,接着通背一遍,遮住中文释义再背一遍,最后复习了一遍附录中的单词。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标记出难以记住的词汇,给予特别关注并集中攻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日语的复习,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词汇积累和语法理解。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每天我会设定一定的单词记忆量,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背诵,并尝试在句子中使用来加深记忆。我会定期回顾,防止遗忘。对语法,除了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规则,我还凭做各种类型的练习题来提高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需大量的阅读练习,提升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日语专业基础则更注重深度和广度。这包括日本文化、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我会选一些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其主题、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这对我在答题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还会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以拓宽视野。对日本历史文化,我会凭阅读教材、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进行学习,尽量自己在答题时能有更全面的视角。
在学习方法上,我倡导的是“学以致用”。我会尽可能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比如参加日语角,或者尝试写作短文、翻译等。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非常重视自我反馈,每次做完练习或模拟试题后,都会仔细分析错误,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改正。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会凭运动、音乐等方式放松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每一个努力都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