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考北京的话其实政治真的不用分太多的时间,因为北京地区政治的分数真的不会太高,也不会拉开太大的差距。我是从暑假开始做肖秀荣一千题,暑假做了两遍,整理了错题,到了十一月份,新版一千题出了后又去买的新一千题,也是做了两遍整理错题。最有用的应该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我反正最后就是背的四套卷的大题,考试的时候也是全压中的。当然每年都有反压题的现象,这个还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政治还是要靠最后的冲刺,当然前期也要做好准备,尤其是客观题的准备,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我花费时间最长最理想的科目。大概三月份开始看教科书——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上、下)》、《线性代数》还有浙大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建议看前先了解一下具体需要看哪些章节并标注好,不要一股脑就开始投入学习。对于像我这种大学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我建议是先自己认真看书,看书的目的是为了熟悉一下知识点,同时我还买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线代九讲与概率论九讲以及历年真题全解和八套卷四套卷。怎么说呢,贪多嚼不烂。其实我个人觉得把课本与视频的笔记吃透、把历年真题全解认认真真做两三遍就应该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词汇时,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单词书籍虽样式各异,实质内容却相差无几,毕竟研究生考试要求的词汇量是统一的。我当初选购的是《考研英语词汇》的正序版,后来又与同学互换使用了乱序版,分别进行了背诵。词汇好比英语的基础框架,缺乏足够的词汇积累,阅读理解将难以开展。这个过程确实单调乏味,需要自我毅力来支撑。实际上,你可以提前开始,比如在大三下学期就着手记忆单词。当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后,可以尝试去做一些英语真题,从而初步了解其出题风格。坦白说,我对英语的复习投入是最少的,每天只坚持做两篇阅读并记忆一些单词。虽然我的英语水平并非顶尖,但成绩却让我深刻体验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道理。准备得越充分,得分的可能性越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理论是电气工程领域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系统分析、设计和优化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频率响应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这些概念,不仅要知道它们是什么,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
要熟练运用数学工具,如拉普拉斯变换、傅立叶变换等。自动控制理论中大量的问题需凭这些数学工具进行求解,对这些工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直接影响到你对整个学科的把握程度。我个人建议,在复习初期就将这部分内容巩固扎实。
再者,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如根轨迹法、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伯德图等。这些方法是用来判断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凭实例练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实践操作不能忽视。凭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控制系统的行为,这样既直观又有趣,能帮助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
多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我建议每次做完一套题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点的遗漏或理解偏差,及时纠正。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是非常必要的。自动控制理论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抽象难懂,但只要你坚持下去,逐渐就会发现它的魅力。找到合适的学习伙伴或者导师,他们的指导和讨论也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