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首要的是,我们要理智地看待市场上的那些所谓预测试题的书籍,即便是备受推崇的肖秀荣教授今年也仅命中了一道半题目,这让学生们感叹不已。因此,我们应该明确,真正的权威指南是每年官方发布的红宝书。我们不应盲从,不应追逐潮流,深入理解和研读大纲才是备考政治的正确路径,没有捷径可行。通常来说,大纲至少需要通读三次,并通过做题来巩固理解。至关重要的是,要去做历年的真实考题,特别是主观题部分。这些题目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关键是找出评卷教师的评分要点,并掌握标准的答题表达方式。这一过程可能较为艰难,但只要你遵循这种方法学习,到了考试时面对考研题目就会感到轻松许多,不再过度依赖预测名师。命题组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未来能准确预测到的题目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提升自身的独立答题能力,以平静的心态应对考研政治是至关重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份开始到暑假前,要做的就是过教材。同济第六版高数和线代(我考的数二,所以不考概率论)根据考研大纲,把要考的知识点梳理一遍,概念,定理,公式要理解,熟记。课后习题不必全做,选择性的做一些即可(就当时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题就行)。暑假开始后,我开始看二李的《复习全书》,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至少要看三遍。第一遍可能会感觉很难,不用担心,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的。要做的就是绕过去,做个记号,等第二遍再看,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十一月中旬之前要结束《全书》复习,开始真题练习。真题是最好的辅导材料,也要至少两遍以上。尤其是近五年的要做三遍。至于各类模拟题,选择性做一些即可。就我所看的,市面上很少有模拟题和真题出的在一个水平上的。
考研英语方面:
在十月份时,我启动了真题训练,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读。到了十一月,我开始专注于背诵作文,并逐步操练其他的题型,包括新题型、翻译以及完形填空。当然,阅读理解的练习不能间断。对于作文,由于我个人水平有限,不便多加评论,尽管有人说依赖模板可能得分不高,但如果全凭自己写却又错误百出,情况只会更糟。我的推荐是,别死记硬背模板,而应挑选精彩词汇和句子,融入个人的理解,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升级版来记忆。至于英语学习,我不主张做模拟题,因为其质量和题目设计与真题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专心致志地研究真题才是最佳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涵盖了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问题分析以及环境保护对策等内容的综合课程。它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还需对全球及我国的环境现状有深刻的理解。
在内容上,我将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部分:环境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如气候变化、污染问题等;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国家规定和国际公约;环境评价和规划,包括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环保技术的应用,如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等。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是非常重要的。理解是基础,只有深入理解了环境问题的本质,更好地记忆相关知识。我建议大家在阅读教材的,多看一些相关的科研论文或者科普文章,这样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做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帮助巩固记忆。
案例分析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选取一些典型的环境问题或项目,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操作也很重要。有机会,参加一些环保实践活动,比如垃圾分类、河流清洁等,这些都能你更直观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定期自我检测是提升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凭做模拟题或者历年真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