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抱紧肖爸爸大腿。在各种经验贴的翻翻捡捡中,买了他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事实证明如果政治复习开始得像我这么晚就不要看精讲精练了,因。为。太。厚。每天翻,翻到11月才翻完一遍做完1000题,而且前面的又忘了。。后面我还不知悔改地在11、12月又看了三遍。。造孽啊。。精讲精练应该是四五月份出,这个时候确定考研的话就可以买来翻了,讲得很细很全面~我最感兴趣的是近代史,一气呵成地就看完了,记得也牢;毛概挺无聊,那些会议思想政策什么的记得自己做好归纳总结;思修最简单;马原最有深度,重在理解;形势政策什么的就放到最后留给肖八肖四去解决吧,毕竟分不多(必须说肖四简直神了!必须买!必须做!必须背!考前熬夜都要背完!五道大题答题全中啊)不用急练大题,前面好好做1000题和肖八的选择题,大题观摩观摩套路就好,最后拼死背会肖四的大题(我考前10天左右大题都没开始准备,无从下手,后面背的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三个月几乎一直在做数学,无奈先天数学不好,准确度还是提不上去,我觉得还是练的题量不够,数学我的体会是框架+题型总结。因为我的水平不高,所以题型用的是专题总结,大题基本都在他总结的题型之内。我这次把复习全书做两遍,真题做两遍,总结的依据就是真题。拿分的捷径就是用最多的时间来付出到常考的题,一定要有重点,一定要吃透重点,重点非重点的依据就是真题。考研数学相当于高考数学知识点太多,复习时间太短,不可能全复习的很深。用书推荐陈文灯复习指南,有调理,题目少,可以有时间多看几遍。真题就用李永乐。多练,多想,多联系,多识记。
考研英语方面:
自四月初以来,我一直在学习英语词汇,遇到生词会记在小本子上,空闲时复习。有些同学选择使用手机应用,这取决于个人喜好,关键是保持持续性。在此期间,我通过张剑黄皮书的真题集练习阅读理解,起初每日一题,逐渐增加数量。解题后,我会深思答案背后的原因,重视的是思维过程而非答案本身。暑假回家时,由于携带书籍不便,我在图书馆找到了电子版历年真题并打印,按照年份装订,然后每天集中完成一年的阅读部分。
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近十年的阅读理解,并定期回顾。新题型部分初看简单,但实际做几套真题后发现有一定挑战,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的题目相对容易。因此,在考试前,我特意找了一些题目来训练。对于作文部分,我没有太多经验可分享,因为在考试前一天我才在酒店里首次正式写了大小作文各一篇作为热身,之前只是跟老师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关注了一些常用句型和热门话题。至于完形填空,我认为无需特别强化训练,因为它分数比重较小,而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做起来自然会变得轻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学、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等。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会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比如力系平衡、摩擦力、应力应变等,这些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物理意义,凭实例来加深理解,例如凭分析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来理解力的作用。
2. **熟练运用计算方法**:机械设计中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如强度校核、刚度分析等。需反复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地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也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限制。
3. **熟悉设计规范**:了解和掌握各种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如轴、齿轮、轴承等,这是实际设计中的重要依据。你查阅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学习。
4. **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的机械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过程。有机会,参与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或者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做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不仅能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也能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复习。
6.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定期向导师教,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提供独特的视角。
7. **持续学习和反思**:机械设计基础不是一次性学习就能完全掌握的,需持续的学习和反思,不断地深化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