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风中劲草》以精炼的形式浓缩了关键知识点,避免了冗长的解释,非常适合搭配选择题使用,便于快速查阅和填补知识空白。到了11月,会发行形势与政策以及8套模拟试卷。考虑到考研政治常常涵盖时事热点,而这些在大纲中往往未予详尽列出,因此购买这本形势与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其内容不算繁多,但同时也配有相应的练习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付出挺多的一门,大概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是在背单词看文章,红宝书的单词大概背了两遍,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看里面的文章,张剑的黄皮书里面的文章挺不错的,可是出题思路和考研英语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那些题目做不做无所谓,做了对错几个也不要太在意。就这样每天大概复习三四个小时到了六月中旬开始做真题,用的是考研1号,觉得还挺不错的,每天一篇真题,第二天早上背文章和词组,把05到14年的真题文章大概都背诵了一遍。我觉得英语我最大的失误就是在最后几天没有留几套真题来练手,以至于后来没有新题可以做,这样真题大概做了3遍左右吧。至于作文,大概是从11月份左右考试写真题的作文然后背作文书里面的文章。要拿作文好分数,一要速度,保证在考试有限时间里自如地写完;二要像个样子,写出来的东西起码像是英文文章,而不是汉语的翻译;三要有点特色,能让考官一眼扫过去感觉与众不同;四要整洁清楚,把考官手上那两三分的印象分彻底拿过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包括了教育理论、教育历史、教育政策、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明确各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例如,教育理论部分,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等基本理论;教育历史则要关注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和事件;对教育政策,需了解其演变过程及当前的政策导向;教育心理学则是关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这部分的理解能帮助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阅读经典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这些都是教育学的基础。关注最新的教育研究动态,凭学术论文或者期刊,了解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这在答题时能够展现出深度思考。
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是加深记忆的好方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有的语言,用自有的方式重新组织,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度学习。定期回顾和梳理,帮助巩固记忆,防止知识点遗忘。
再者,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你发现出题人的思路,熟悉题型和难度,这对提高答题技巧非常有帮助。模拟考试环境进行实战演练,提升你在考场上的应变能力。
讨论和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找研友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一些线上线下的学习小组,不同的观点碰撞会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