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多项选择与主观题:实际上,政治主观题目难以显著区分优劣,因此,选择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我的策略是通过大量练习来提升。题目的来源并不局限,重要的是动手去做。我选择了包含2000道选择题的一本书,内容按照主题和章节划分,先讲解知识点,后附带相关习题,十分具有针对性。我推荐设定一定的练习量,每次固定完成一部分,最好量大一些,以便后期压力减轻。我大约完成了两轮,对重点部分更是反复练习了三次。初期可能会频繁出错,但只要专心致志,错误会逐渐降低。此外,我主张从九月开始复习政治,否则时间过晚会让人感到匆忙慌乱。
对于政治主观题,我采用的是深度记忆法。以肖秀荣先生的四套预测卷为重心(其准确性众所周知),同时涵盖其他资料,务必做到背诵得滚瓜烂熟,确保每个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无一遗漏。这样的准备会让你在考场上有熟悉感,仿佛得到了无形的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就是打基础,用的是大学通用教材,看一节做一节习题,也不是全做,自己做一些重点的习题,同时做好数学笔记。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课后题做完基本对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的框架,知道什么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学习时间是7月中旬到9月底两个半月,这个阶段给大家推荐的资料是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大家可以选择其中一本用于该阶段的学习,有精力的同学建议两本同时进行学习。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很多,选择好的复习资料会让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把考研考核的知识点罗列讲解的非常清楚,让大家充分了解考研要考的内容,不做无用功。让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对考试大纲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有知识点对应的题型,随后附了相应的例题和习题。《基础过关660》(很不错,重点考察概念,不要以为只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的题目当做大题都没问题,你做完一遍要很久,其实这本书好多题目和第一个复习全书题目重合,感觉这两个搭配是完美组合)。当然看哪本书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适合你的书和套路。还有《陈文灯复习全书》可能更难。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和写作都是重头戏,阅读一定要把握好真题,真题研究多少遍都不为过,重点是真题里面的词汇和长难句,还有老师的出题思路。大作文我没有背模板,在做阅读时,有积累里面很好的句型和短语,然后对照着王江涛作文书里的目录分类,看这个句型适合用于哪种类型的作文并造句,这样自己印象很深刻。除了自己的积累,我有把张剑黄皮书后面附的作文全部单独整理,根据话题记忆里面很好的句子,另外学他写作文的逻辑。11月份后期,我基本隔一天写一篇大作文。完型的贵在找到文章的感情色彩,通过第一二句知道文章想褒扬啥、贬斥啥,知道一些固定搭配和常考热词,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做出来,当然除了那种词语辨析。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包括机械传动、机构分析、材料选等多个方面。在复习时,我将这个科目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基本概念、计算能力和设计思路。
1. 基本概念:这是理解整个科目的基石,比如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摩擦和磨损的机理等。这部分需扎实记忆,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我建议凭制作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2. 计算能力:机械设计中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如强度校核、寿命预测等。这部分要求熟练掌握各种公式和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应用。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的真题,是提升这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策略。
3. 设计思路:机械设计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更是一种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培养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方案设计、优化和评估的能力。这部分的学习凭阅读经典案例,参与设计项目或者模拟设计任务来锻炼。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就能举一反三,应对各种变化。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是保持知识新鲜度的好办法。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找导师讨论,也和其他同学一起研究,集思广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