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楼楼是理科生,政治还是比较头疼的,实在不好意思班门弄斧。但我的经验和教训是,资料不在多,而在精。大家推荐的肖秀荣老师系列,风中劲草都很不错,但一定不要妄想全部都看,尤其是在专业课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程度,以及偏好,在大纲之外选择一本主要的背诵版进行后期记忆。另外,考前模拟题也是蜂拥而至,也不要想要全部都看都做,建议肖八肖四为主,其他的模拟卷大题翻一翻看看答案就可以了。政治从暑假之后开始准备时间就很充分了,大家只要踏踏实实复习,都不会有很大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本人比较喜欢英语,当然英语也比较好,做数学题的空隙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做英语阅读简直是享受(可能很少有人有这种感觉吧)。我就是铁打的每天两小时英语,一直坚持到了初试的前一天(考之前还做了两篇练练手)。我记单词没用过什么恋恋有词之类的,就是从98年真题开始做,每做一篇把每一个不熟悉的单词记在一个本上,重点就是每天有时间就看这个本。我觉得这样才能抓住考研词汇的重点,做的多了就知道哪些是高频词汇,哪些是容易混的了。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做过的文章默读,当做故事来读,通过情景记单词也是一种强化。到底英语就是单词量必须足,不然阅读做起来你绝对有想哭的感觉。然后就是语感的培养,好多人问过什么叫语感,这个我也说不出来,自己悟,大概是一个长难句你让我说出来具体意思可能很难,但是看过后用语感带出你能知道个大概的意思,反正是很朦胧,但你看题目,就能通过你理解的大概意思选对,很管用。我训练语感就是通过不断地读,不断地读,不断地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慢慢地对于很多人来说长难句需要一点点的抠,我就只需要扫过一两遍就能搞定。你做题的时候不需要搞得特别明白,做对才是王道,分析的时候才需要好好搞明白,一天基本就是四十分钟做两篇阅读,然后用一个半小时有时候两个小时去整理生词,全文翻译(一句句的翻,这个懒绝对偷不得,你偷了懒,最后全得自己受)。我做英语几乎是从五月份就开始卡点做阅读,一篇绝对不能超过18分钟,事实证明对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我觉得真题本来就不多,你如果每一篇花半个小时来做来研究真的是浪费了练手的机会,我每天英语只花两个小时,如果你觉得对你来说太少可以多一个小时,但建议不要超过四个点,因为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数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解其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至关重要。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需牢牢把握的基础。要深入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核心观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也需有所了解,特别是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建议凭阅读原著和相关教材来深化理解,结合实例进行思考,使理论知识更为鲜活。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则需广泛的阅读和深度的比较。中国哲学方面,从先秦百家到宋明理学,再到清代朴学,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尤其要关注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无为治、朱熹的理气论等重要哲学流派。西方哲学史则涵盖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中世纪的神学哲学、近代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以及现代的存在主义等。理解和对比中西哲学的不同视角和思维方式,拓宽思维边界。
学习这两门科目,我认为笔记整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将复杂的哲学理论简化为清晰的图表或关键词,帮助记忆。多做练习题,尤其是论述题,能锻炼逻辑推理和综合论述的能力。参与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位学术导师,他们的见解和指导会给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