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可以说是最后一段时间我花时间最多的科目了,成绩出来也是最让人惊喜的科目了。真正复习时8月开始的吧,开始得比较早,没到8月10号就开始复习了吧。对着肖秀荣那本精讲精练看马原,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刚开始接触马原真的痛苦,做题错的也多,不过后来慢慢进入状态就好多了,后来大纲解析出来了就抛弃了精讲精练,就是每天看大纲解析,刷1000题。大纲解析看着比较枯燥,字密密麻麻的,我是每看一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重点。第一遍看完大概就十月份了吧,后来又看了第二遍,1000题也刷了第二遍。11月风中劲草就出来了,然后我又对照风中劲草的重点画了一遍大纲解析。等肖秀荣的8套卷、4套卷出来以后,就做8套卷、4套卷的选择题,大题就是去背吧,大概来来回回背了五六遍,事实证明肖四、肖八还是很靠谱的,噢对了还有肖秀荣的时事政治那本册子我也买了,但是最后实事那几道选择题,我只能靠猜==。最后的模拟卷我好像还做了一两套别人的模拟卷的选择题。
考研数学方面:
在暑假前我把高数课本和线代课本看完了,使用的是同济八版,自己学校用的。在此提醒大家,切莫眼高手低,数学绝对是做出来的。大三下学期课程繁重,我在三月课不多的时候,把课本按照去年的大纲(数学大纲从来不变)做了两遍,课后习题自己只是对着答案做了下,主要看课本上的概念,定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七月十五以前,数学就看了一个月的课本。进入七月中旬,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前面看课本,巩固了基础,跟着全书的节奏,把核心重点给梳理了一遍,以及许多自己总结的精华内容,对自己都是十分有益的,各位学弟学妹必须把基础打好。暑期结束,自己都做了全书,660一遍,自己不会的都做到了笔记本上,复习全书第一遍在暑期一个月也做完了,每道题目我都是先做然后再对答案的。九月来学校就继续看第二遍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请注意,考研的时间是宝贵的,无法面面俱到,因此不必过于担忧前期未能完全掌握所有词汇。实际上,在持续的阅读练习中,你将逐渐积累更多词汇。初期,建议每天完成1至2篇真题阅读。首先设定时间限制,每篇文章用时20至30分钟。结束后,不要立即查看答案,而是复查并尝试第二次解答,找出初次可能出错或未完成的部分。接着,核对答案,深思错误原因,如果理解困难,可以借助解析辅助。最后,仔细通读全文,确保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单词及复杂句子。这样的流程大约耗时近两个小时,起初可能会感到艰难,但进步速度也将显著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理论是重中之重。这包括了能带理论、载流子的统计分布、扩散与漂移电流等基础知识。你需深入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比如它们的导电性如何受到温度、掺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容通常会出现选题和简答题中,必须扎实掌握。
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也是考试的重点。例如二极管、晶体管(BJT和MOSFET)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机制。对这些器件,不仅要理解其工作过程,还要熟悉其主要参数和特性曲线,这在解答分析题和计算题时非常关键。
再者,半导体工艺流程和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也需关注。虽然这部分在考研中占比可能不大,但对全面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重要。了解制程步骤,如氧化、光刻、蚀刻等,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王道。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和原理,灵活运用。记忆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重要公式、特性进行巩固。至于实践,凭做题来检验理解程度,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书和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版)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做真题不仅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还能帮你找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
不要忘记定期复习。半导体物理的知识点繁多,不经常回顾容易遗忘。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