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采购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他的八套卷、四套卷,还有任汝芬的四套卷。说实话,对于这类严格的测试,不断练习题目至关重要。在临考前完成这些模拟卷后,我发现各名师强调的考点有不少重叠之处,毕竟每年的重大政治事件也就那些。因此,人们常说只要熟记四套卷,考研政治就能轻松应对,这话并非毫无根据。强烈推荐大家在考前至少通读一遍这些试卷。如果时间和能力允许,你也可以考虑购买其他的复习资料,但我在这里就不再多作推荐了。我的政治分数不算高,所以我简短地分享一下经验。我在八月开始接触政治,精讲精练这本书的确厚重且字迹密集,初次阅读可能会感到眼花缭乱。实际上,第一遍主要是为了大致了解内容,记不住太多细节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焦虑。有种观点认为等到九月政治大纲发布后再开始学,但我个人觉得可以稍早一些。每年大纲的变化多数是表面的增减,实质性变动不多,提早预习能让你更从容,后面的复习时间会非常紧张,这样做也能减轻后期的压力。接着,我反复刷了三次1000题,这对于巩固选择题的知识点非常有帮助。随后我还做了历年真题及肖八、肖四,就这样进入了考场。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得阅读者得高分!!!在背单词的基础上,要做题了。我没做过任何模拟题,一战从9月开始做了1997-2004年阅读题2遍,2005-2012真题4遍,2013-2018阅读1遍(用于后期自测)。二战从九月开始,2005-2012真题3遍,2013-2016阅读1遍。时间分配基本上是一天两到三篇阅读,一战的时候很重视英语,二战分给英语的时间少了很多。阅读第一遍是做题,然后查单词,把所有生词全部记在本子上,和单词一起背;第二遍是全文翻译,写下来,包括题目选项;第三遍重新做,看错题,为什么错,思考出题意图。
考研专业课方面:
“税务专业基础”涵盖了税法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筹划和税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税法的基本原则,如公平、效率、法定性和稳定性,是学习的基础。对税种的理解,不仅要了解其定义,更要深入到计算公式、优惠政策以及实际应用中去。例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它们的计算方式、减免政策和影响因素都有所不同,需凭实例进行理解和记忆。
税制改革动态也是考试的重点。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税收政策,比如营改增、个税改革等,这些不仅会选题中出现,也可能作为分析论述题的背景资料。定期阅读相关的政策文件和学术文章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税收筹划和税务风险管理是税务专业的实践性部分。理解并掌握如何为企业设计合理的避税方案,以及如何识别和防范税务风险,是提高分数的关键。这部分需结合案例来学习,参考教材上的经典案例,也自行查找相关企业的实际操作。
税务管理的学习不能忽视。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流程,熟悉纳税申报、审计、处罚等环节,能够帮助你在解答涉及实务操作的问题时更有底气。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记忆+实践”。我会先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凭做笔记和绘制思维导图强化记忆。我会找一些实际的税案进行分析,模拟处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建议你找到合适的研友一起讨论,或者参加一些线上线下的学习小组,共享资源,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定期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凭做历年真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