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教育管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开学后,我开始复习政治,买了肖秀荣的全套资料,精讲精练主要是理论知识,当我看完一遍后感觉是,讲了啥?不记得啊!因为知识点很多,所以第一遍看完后没什么印象,问了身边的朋友,大家都是这种状态,所以如果你们看不懂也不用焦躁。政治基础不好的朋友,理论知识有必要看一下,尤其是马原,基础好的朋友,毛中特,近现代史,思修都可以不用看,后期直接背诵就行。政治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多选者的天下!政治多选题很重要。单选和简答题大家拉不开距离,主要是看多选题做得怎么样,所以复习时一定要多练习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我当时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做了两遍。政治还有时政部分,这一部分时效性很强,主要是考察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就是国家政策、方针、重要会议等),我的老师最后冲刺的时候把重点中的重点讲了一些,还说了答题技巧,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有一定的帮助。到了后期,各种模拟试题涌现,我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大家一定要用这两本书,答题直接背诵!我还做了蒋中挺五套卷,也有压中的题,所以大家可以做一下,题做多了没坏处啊。另外,跟大家交代一下,政治大纲没啥用,完全不用买,推荐“风中劲草”给大家,知识点总结的很不错,可直接背诵,应付选择题,部分简答题。总之,政治就是靠背诵,复习不必过早,合理安排好计划复习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主导地位,谁能征服阅读,谁就能主宰整个考试。这里我要着重强调英语真题的无价之宝,从备考初期直至结束,我从未碰过任何模拟试题,因为真题就是最顶级的模拟练习!(请脑补我再说三遍)首先,购入最新年的真题集(比如2013年至2015年),完成后再追溯到前几年(2005年至2012年),接着继续购买更早些年的(1997年至2004年)。我亲历了1997年至2015年的所有真题,总共做了大约三次。第一次全力以赴地做题,随后则是归纳教训,找出错误,审视理解过程中的误区,并牢记真题中的词汇。张剑出版的那套黄皮书相当出色,我全程依赖它,不过选择哪一套还得视个人情况而定。最新的真题尤为珍贵,别留到最后当作预测卷,关键的东西宜早不宜迟。即使年代较为久远的真题,尽管题型和分数可能有所变动,它们仍承载着出题老师的智慧,同样值得我们深入钻研。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科目。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是关键。你需深入阅读经典教育著作,比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理解并消化其中的核心观点。关注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如公平教育、素质教育等,能够帮助你在答题时有更深入的见解。复习时,我建议做笔记,整理出各领域的主要理论和观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教育管理学"则更偏重实践应用。你需理解教育组织的运行机制,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掌握教育评估与质量管理的方法。推荐教材如《教育管理学》(陈玉琨)和《教育行政与管理》(张新平),这些书籍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证研究,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概念。关注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了解最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提升分析能力。在复习阶段,我凭模拟实际情境,进行案例分析,以此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门科目都需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至关重要。我会设定每日的学习计划,保证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于深度阅读和理解。我也利用闲暇时间做些小练习,例如编写论文提纲,模拟答题,这样既能巩固记忆,又能训练答题速度和逻辑性。
我想强调的是,考研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态的磨砺。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定期进行运动,保持好的作息,都能帮助更好地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