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比较少,我十月份才开始看政治,每天上完课后一边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一边做了肖秀荣一千题,对答案的时候每道题都好好看,算是又过了一遍书。后来是看风中劲草,然后就是肖八,肖四的顺序。感觉政治还是应该再开始的早点,九月份就应该开始准备。其次,是参考书问题。我当时只用了肖秀荣的参考书,网上大家评价也非常好。从精讲精练、1000题、到核心考点,肖八肖四,基本上都是按照大风向来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基础阶段课后的题一定都要刷一刷,数学考纲一般不会怎么变,哪些知识点要看哪些不看请自行百度考纲。至于为什么要刷书上的课后题,是因为这些题虽然不难,但就和组装车间的小零件一样,如果你会了,之后再去做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和组装一个复杂的小机械一样,顺手就能用的上,数学反复考察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所以这点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再回看书本是一些重要的定理都会给出证明,书本是出发点,不要本末倒置。我复习的时候有的同学只做全书从来不翻课本,只总结题型,光做题,结果就是后面复习的时候在回去翻课本。强化阶段用的李王的全书,然后做了笔记。全书刷了三遍。注意总结错题,不会的后来一定要再做一遍。全书刷完之后做了660题。之后八月中旬开始做真题,每套真题开始掐表做,模拟考场时间,头一天做,第二天分析试卷改错,一开始错的多,后面慢慢的就少了,真题是有套路的,一定要好好研究。十一月的时候我真题已经过了两遍,回去又看了一遍全书,这时候模拟题大概也都出来了,我做的张宇八套卷,说实话八套卷出题偏,难,一度挫伤了我的信心,所以大家不要太在意八套卷的得分,考研不可能考这么难,权当练手。然后还有张宇四套卷,汤家凤的卷子。这些卷子做完之后都要做总结分析。不要想着你做多少题,而是做完每种题型你下次遇见之后都会,这样就达到目的了。考前十天,基本上不怎么做卷子了,分析错题,掌握错题,把近三年的真题拿出来在模拟了一次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是个逐步累积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这一点毋庸置疑。在三月或四月期间,我主要借助朱伟的《恋练有词》来奠定词汇基础,因为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根本。那时,我会花费半天的时间来研习英语,并同步记忆相应单元的词汇,每三天做一次综合复习。此外,我也使用了一个名为“墨墨单词”的应用程序,它能将《恋词》全书导入,让我能在碎片时间如如厕时、乘车时、餐后半小时等通过手机复习单词。记单词的关键在于迅速并重复,如果你读过《普通心理学》,你会明白强化记忆的关键就是持续让大脑接受学习内容的刺激,并确保次日进行回顾。我当时选择独自在家学习,但如果有伙伴可以相互监督和测试,效果无疑会更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喻。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等主要部分。对备考,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掌握基础概念是关键。理论力学中的质点、质点系、力、功、能、动量、角动量等基本概念要清晰理解,这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例如,理解和应用牛顿三定律,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内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公式推导与应用并重。理论力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定理和公式,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达朗贝尔原理等。这些都需不仅,更要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比如,在处理复杂的动力学问题时,使用拉格朗日方程或哈密顿方程简化计算,提高解题效率。
再者,注重实例分析和习题练习。理论力学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习题训练,凭解决实际问题,你更好地理解力学原理,提升解题技巧。对复杂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这会帮助你深化对力学的理解。
理解力学与实际工程的联系。理论力学在航天、机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尝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结合,会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也更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