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政治是考试中相对较简单的科目,即使在暑假后才开始复习也来得及。但初期必须先熟悉一下往年的真题,以便了解试题类型。每个时期的重点会有所不同。目前,3月至4月的主要任务是专注于英语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阅读(最好在暑假前能通读一遍)。推荐书单如下:
1. 《数学全书》两册:首选李永乐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封面为粉红色),并可搭配另一名教师的全书作为补充资料。
2. 《6+2》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就是跟着全书走,天天看,一边做一边看。刚开始感觉自己基础不好的可以下载一份考试大纲,有重点的看看课本做做课后题,然后再上手全书。暑假后逐步做卷子,我先做的模拟卷,张宇的,双李的,都做过。模拟卷的难度远大于真题,很多套路已经掌握了,做完模拟就做真题,基本都可以做出来,当然有些题还是需要积累。刚开始你会觉得这数学怎么方法这么多,但后来你就觉得做法就那几种,掌握了也没啥。考研的历时很久,4,5月开始学数学英语就好,踏踏实实学,完全学的来。感觉全书比较散,知识点全面但是不够系统,你看一遍基本记不大住啥。张宇那个18讲我没看过,但听说比较系统,大家看情况使用吧。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对英语复习感到困惑,尽管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却往往觉得短期内进步微乎其微,考试后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复习过。这实际上是个方法选择的问题。掌握英语确实需要长期的沉淀,不过,针对考研英语的复习,我们更需寻觅一种高效且科学的方式。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那就是考研英语复习中,真题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运用真题,其中大有学问。
有些同学倾向于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完成多年的真题集,匆忙做完若干篇阅读理解或整套试卷,草草地核对答案,稍作思考便转向其他内容。一旦真题做完,他们又转战模拟题。然而,我认为这种做法并未充分利用真题的价值。模拟题与真题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再优秀的模拟题也无法复制真题的独特性,毕竟真题是由命题专家历经数月精心研制而成的,其难度分布、选项设计以及逻辑关联都是模拟题无法模仿的。我在复习时通常专注于一篇真题阅读理解,以实际考试速度全心投入,完成后仔细分析文章、题目和选项,这一过程大概耗时一个小时。通过这样的逐步学习,我能更好地理解真题的出题逻辑,做题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至于单词记忆,我不建议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因为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我的策略是通过做模拟题来积累词汇。对于作文部分,我连续两年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也没有发现特别有效的提升方法。个人认为,作文水平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日常的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物理光学”,这个部分主要涵盖了光的波动理论、干涉、衍射、偏振等核心概念。理解并掌握光的波动性,尤其是干涉和衍射现象,是这个部分的基础。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深入理解双缝干涉、杨氏干涉、菲涅尔区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解析各种衍射问题。对偏振,要熟知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理解自然光、线偏振光、圆偏振光之间的转换关系。
接下来是“应用光学”。这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更加具体和实践性强,如光学系统的成像理论、傅立叶光学、激光原理、光纤通信等。傅立叶光学是连接物理光学理论与实际光学系统的关键,你需理解和掌握傅立叶变换在光学中的应用,包括薄透镜成像公式、共轭关系等。激光原理中,要了解激光的工作物质、泵浦机制、谐振腔设计等基础知识。至于光纤通信,除了基本的传播特性外,还要关注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论学习时,不仅要熟读教材,更要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找一些历年的试题或者模拟题进行练习,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的风格。条件允许,尝试做一些相关的实验,亲手操作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光学现象。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十分有效的。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这种互动学习方式也能够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