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笔译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分享一个秘密,其实,分析题并不是那么吓人,它看似威猛,实则易于应对。根据历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数据,大多数考生在分析题部分得分集中在25至35分之间,尤其是30分左右的占比很高,这意味着分析题很难成为你与其他考生拉开分数的关键点。顺便提一下,对于类似考点记忆和政策理解这类内容,肖秀荣的资料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的材料重点鲜明,版面设计也更人性化。当然,中挺的真题预测也有其独到之处,几乎每年都能命中一些题目。我本人做了最后五套题,坦白说,大题的质量一般,很多内容已经在真题预测书中出现过了。至于选择题,你可以尝试做一下,这对于提升选择题技能很有帮助。总的来说,我个人最推崇的是蒋中挺的真题预测。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心得分享:重视词汇积累。从七月持续到十二月末,我每天都会投入时间记忆单词。接着我会通过阅读来巩固。实际上,我几乎完成了张剑的全套英语阅读练习册。在阅读过程中,我会标注出陌生词汇,并结合考试大纲进行深入背诵。据我体验,英语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起初可能会频繁出错,但大约完成80篇文章后,就会逐渐找到感觉。读完每一篇文章,我都会再回顾一次其结构,理解它是总分总的形式,还是先贬后褒等手法。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对考研答题非常有益。词汇扎实,阅读流畅,完形填空部分自然也能应对自如。此外,作文部分建议多背诵一些优秀范例,大约30篇左右就能达到熟练程度。到时写作时定会文思泉涌。英语复习方面,我或许最有发言权,因为我并未做过大量习题,连近20年的真题都没能全部完成一遍。尽管如此,我所付出的努力仍然换来了相当满意的成绩。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翻译基础,这是一门需扎实语言功底和丰富实践的科目。我认为,词汇积累是关键。每天坚持记忆专业词汇,特别是法律、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术语,这是提高翻译准确性的基础。多读、多译各种类型的文本,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帮助理解和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我还推荐使用CAT(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如Trados或MemoQ,它们能帮助你熟悉翻译行业的工作流程,并提升效率。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准备需广泛阅读和深度理解。对写作部分,不仅要注意语法规范,更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建议多练习撰写各类文章,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不断提升自有的文字表达能力。对百科知识,这是一个覆盖面极广的领域,从历史、地理到科技、艺术,都需有所涉猎。我习惯凭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通史》等书籍,以及订阅各类科普期刊来拓宽视野。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将时间分配给每个科目,每天坚持一定的学习量,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定期自我检测,做模拟试题,帮助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还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如MOOCs、论坛等,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