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可以启动政治学习,每晚分配2-3小时来专注这个科目,进入9月后,应更加集中精力深入学习。我对政治复习的策略相当直接,那就是跟随肖秀荣的教材进行。初期阶段,我用他的书籍来打牢基础,同时记录下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细节。9月下半月,我会专注于做选择题,因为最后的成绩往往与选择题得分的两倍相差无几,所以强烈建议大家高度重视这部分。至于主观题,只要在最后阶段背诵肖四、肖八等预测题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我提前开始了英语复习,并且执行得相当有效。从大三下学期起,我遵循艾宾浩斯记忆理论,每日学习1个词汇列表并不断回顾以前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我掌握了基础词汇。对于超出范围的部分,我看了一遍但未能记住,就选择放弃了。针对一些难以记忆的单词,我会利用有道词典,在使用手机时顺便浏览,以此帮助记忆。暑假期间,我正式开始做张剑的150篇练习,但由于假期较短,只能间歇性地完成几篇,错误率高达3个或以上,但我并未过于担忧。期间我还购买了考试虫的长难句教程,可惜一页未翻,深感遗憾。进入大四,尽管课程繁重,我还是坚持复习单词书,并完成了约20篇张剑的练习,随后立即转向真题(从2007年开始的题目)。在复习过程中,我对真题进行了大约两到三轮的精读,确保理解每个句子,相较于150篇,真题显得更为正规,做起来更加流畅。这时,我已经大致复习了五遍单词,能记住80%至90%。考前,我完整地做了几套模拟题,背诵了黄皮书中的作文模板及常用句子。有人建议持续阅读和保持单词的记忆,但由于时间安排,我在12月的确有大约半个月没有做阅读。坦白说,直到考试前夕,我都觉得自己准备不足,差距很大,心里没底,不过还是决定试一试。幸运的是,今年的英语考试难度不算高,除了最后一篇阅读有些费解,其他部分我觉得还算顺利。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领域的科目。理解并掌握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基础,比如素质教育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法规部分需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读原著,凭理解作者的思想脉络来深化理解。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将关键知识点整理成框架,方便复习时快速回顾。
语文专业素养,这个科目不仅考察语言功底,更看重的是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阅读广泛是提升这方面素养的关键,包括古代诗词、现代小说、戏剧剧本等各类文体,都需涉猎。要注重分析和写作训练,尤其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有逻辑性的论述。我推荐每天至少花一小时阅读高质量的文章或书籍,并尝试写读后感或者评论,这样既能提高阅读速度,也能锻炼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发现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价值不可忽视。它们能帮助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训练。定期自我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
至于时间管理,我坚持每天都留出固定的时间用于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我会选处理一些需深度思考的任务,如阅读和理解教育综合的内容;下午则适合做一些记忆性的工作,如背诵语文知识;晚上则用来整理一天的学习笔记,巩固记忆。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己,付出总会有回报,这是前行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