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开始复习是七月份,先把去年的大纲解析找来抽时间看了两遍近代史,然后直接开始搞肖秀荣的1000题(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决定,啥都不懂就做题,当然是用铅笔),做完一遍开始看大纲解析,这时候就稍微有些重点的看了,马哲,毛概,(思修我当时是跳过的,想着最后背的)这个时候肖秀荣的背诵纲要出了,我就结合着纲要继续做1000题,还是对1000题进行了车轮战(错的不停的再做)。最后预测题我还是只买的肖八和肖四,最后的时间基本全在背肖四,最后肖大爷没让我太失望,压中一道半大题,政治对于许多人来说运气成分很重,不管怎么说认真准备一定没错的。
考研数学方面:
这样一直到9月中旬,做完了660,全书又刷了一遍,开始严格按照考试时间(8:30-11;30)做真题,真题我用的张宇的30年真题。因为中间有时因为学校的事会耽搁一下,所以直到10月份末,终于做完了第一遍真题。接着我又做了30年真题,还蛮有收获的。合工大的历年模拟题我也做了一些,但当时觉得太难,所以做得不多,大概10多套左右。其实我觉得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在这个上面的。
考研英语方面:
3月开始英语的真题,英语真题的话建议用“五步法”:第一步做题,第二步自己翻译阅读(写下来~),第三步结合解析分析题目,第四步对照自己的翻译,第五步摘抄词汇和句子以后记忆。这一遍下来基本俩小时就过去了,趁着美好的上午还有点尾巴看看专业课吧~(到后期速度会加快)。接下来完型,好多人都说完型看运气啊分太少不要太在意啊,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好好练习一下的,毕竟错的少的可以只错1-2个,但是错的多的人可以错10+,我完型大概十月中看的吧,做做英语真题的,一篇错6-7个的样子,偶尔好一点3-4,到后来做第二遍的时候就基本上3个以内啦~(词语搭配、结合语境这种东西,还是靠积累,所以晚上学累了赶紧给我回去看美剧!)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以及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在这个部分,掌握单体聚合的基本类型,如加聚、缩聚等,是非常基础的。链转移、链终止等反应机制也是需深入理解的重点。对聚合物的立体化学,如顺反异构、手性等问题的理解,将帮助你更好地分析高分子的特性。我在学习时,经常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加深理解,配合实验,亲自操作,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
高分子物理则更注重于高分子的物理性质和行为。这包括了高分子溶液的行为、玻璃化转变、结晶与熔融、弹性模量等。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统计力学原理至关重要。例如,Flory-Huggins理论帮助理解高分子溶液的行为,Debye模型则能解释玻璃化转变。我在学习这部分时,会尽量从宏观现象出发,推导到微观理论,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这两个科目,我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结合理论和实践。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凭做题和实验来应用这些知识。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和同学讨论,也向老师教。定期复习也很重要,因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的知识点繁多,只有不断巩固,做到心中有数。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发现,理解和运用比死记硬背更为关键。尝试去理解每一个概念的本质,不是机械地它的定义。这样,即使面对复杂的题目,也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