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起,我着手收集必要的政治理论资料,选择了肖秀荣的一系列产品,不过并非全套,只挑选了其中对我而言最具价值的部分。十月份之后着手准备也绰绰有余。首要任务是通读一本内容丰富的教材,同时配合做题;接着是历年真题和习题集,需耐心解答并仔细核对答案;最后,关注时事以及肖秀荣近期发布的预测卷,这些通常在十二月才会面世。政治复习的特点是前期轻松,后期紧张,与英语持续稳定的复习节奏形成对比,因为它紧密关联当年的热点事件。到了十一月和十二月,集中精力背诵就足够了。分享个小贴士,我在初试的专业科目上表现不佳,但政治和英语的成绩较好,填补了分数差距大约十几分。因此,建议大家别忽视这两门科目,任何可以争取的分数都不应错过,毕竟最终算的是总分呢!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记单词遇到瓶颈的时候,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新东方王江涛老师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就想尝试一下。假设词汇书有300页,10天内完成,每天就需要背30页。按下面的表格制定计划,其中数字代表天数,字母代表被等分的各部分。第一天背A部分(1~30),第二天背B部分,以此类推。每天背单词的时间应为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背单词的时候不需要动笔写,只需要看单词和释义,每个看三遍。同时要按照1天、2天、4天、7天、14天的规律重记忆(具体参照表格)。这样的方法可以快刀斩乱麻,迅速建立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但贵在毅力和坚持。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语言文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度深厚的学科。它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多个子领域。我认为,对这个科目的掌握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阅读。对基础知识,建议大家系统地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等教材,理解并熟练运用词义、句法和语境分析。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名著,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这将帮助你深入理解文学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内涵。
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的学习,更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你需了解从古至今的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并理解其背后的理论基础。例如,儒家的"诗教"思想、道家的自然主义观、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在理解这些理论的,要凭具体的作品去体验和验证,比如《红楼梦》中的悲剧观念、莎士比亚戏剧的人性探索等。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整理出各个时期的重要文学事件和理论观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
再者,答题技巧也很重要。无论是论述题还是分析题,都需有条理地阐述观点,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尽量引用原著或权威学者的观点来支持论点,适当结合实例会使答案更具说服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安排一定时间回顾所学,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试题的练习,这样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