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这种文科性质的学科还是有一些复习经验的,于是我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算是稍微晚的了,我是8月开始接触政治的,遵循着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任务以有全方位的提升,我在8月份的时候只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主要是过单选,而且基本都是在每天学习比较累的时候拿出20-30分钟的时间做点单选,感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大致记一下,但是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最好用红笔,这样的话会对之后的复习是有帮助的,所有的复习书不要过分求整洁之类的,多做标记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这样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把所有政治这是今年我比较高的科目,比如政治,我必须得从基础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架构(这个方法因人而异,有的人看一遍知识点讲解就行)之后用的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感觉总结的不错,细致地用了《肖秀荣1000题》:几天刷完单选多选,然后对照另一本答案详解,注意哦,你要掌握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个知识点,迅速看答案解析,把解析里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写到题目旁白或者本子上(类似错题本,其实根本写不了几页纸 不费时间的),的单选做完,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因为这个时候对政治还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所以错误是正常的。而关于政治知识点的系统复试一般是要等到大纲解析出版之后,但是去年的话出版的话比较晚,记得都9月份了吧,所以这之前我就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前前后后过了两遍,也不是特别仔细那种,所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政治复习主要还是哲学部分比较耗费时间,其他的都好说。这之后就是大纲解析了,这个是最权威的,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视,至考研的时候至少要仔细看3、4遍,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看的过程中多选题就可以穿插其中了,多选比较难,所以要做好最好对照知识体系来看,更能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对论述题目的表达也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需要大量练习和模拟测试,遇到困难时不应退缩。有些同学可能因为觉得张宇的题目难度大而避开,但事实上,这些难题更能检验出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即使我在11月底才开始接触张宇的习题集,之前完全没有涉及过他的资料,也并不影响我解题。完成8套题我能获得110到140的分数,至于4套题,由于得分较低就不再赘述,不过其实它们并不算特别难,只是计算过程复杂,题目的陷阱较多。因此,我认为尝试张宇的题目是十分有益的,能够帮助找出知识盲点,同时并未脱离基础知识。每次解答选择题时,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策略和陷阱,但只要基础稳固,依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做模拟试题时,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并且尽可能详尽地写出解题步骤。如果感到时间紧张,可以选择部分题目进行定时模拟训练,以营造真实的考试氛围。我认为,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都应在两小时内尽力完成,如果是模拟题,则最好控制在两个半小时以内,这样在真正考试时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不断练习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建议。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分数占比最高的是阅读。把恋恋有词背两三遍,然后着手做真题,英语一用张剑黄皮书。刚开始做英语的阅读一定要做好被打击的准备,我做的第一篇英语的阅读,一共五个,错了四个,你会发现就算把“恋恋有词”的单词背过之后,真题中还是有许多不会的单词,你要做的就是把没见过的单词全部摘出来。在一个本子上写清楚词性、意思,尤其是不能记他的最常用意思,有时候考研单词就是考这个单词的最偏僻的意思。注意做题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做或者把答案写在本子上而不要直接在题上做,因为考研真题一般都要做两到三遍,英语的所有真题我都做过,一共20年的,一定要反复研究,达到他的最大价值。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如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解并掌握这些领域的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例如,你需了解SWOT分析法在战略规划中的应用,理解市场细分和定位的重要性,熟悉财务报表的解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理论等。
在战略管理部分,要深入理解PESTEL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市场营销则需你对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有深刻把握,并能按市场环境变化进行调整。财务管理方面,基础的财务比率分析、资本预算决策等内容不容忽视。对人力资源管理,除了理解各种激励理论,还要关注招聘、培训与发展等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我会找一些真实的商业案例来分析,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也经常参与小组讨论,凭与同学的交流,不同的视角往往能引发新的思考。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做题,你了解到出题人的思路,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这种模拟实战的过程能帮助你在考试时更好地应对压力,提高答题效率。
自我调整和保持好的学习状态也很重要。定期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都能帮助你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高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