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选择题还是要重视的,1000题完了后,因为我做题的速度比较快,我又买了别的题集做了下。做完题有了错题后就可以对照这书去把知识点画出来了,建议搞一轮用一种颜色的笔,后期复习的时候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之后我就把错题整理分析了下,好好看了一遍笔记,感觉至少所有东西都过上两遍了,差不多到快10月底了,就开始做真题的选择。这里说一下,基本在11月底之前都在弄知识点做选择题,后边才会系统的复习大题。历年真题这时候有了前边的基础做的相当快,基本1个半小时内,2年的选择+对答案+分析都可以完成,而且我记得错的并不太多,时政错了不会没关系,主要是多选分析好。
考研数学方面:
在挑选复习资料时,我起初购买了《高数18讲》,随后添置了一本二手的李永乐版复习全书。刚开始时,不建议立即研读复习全书,因为它可能会难以理解。最好将复习全书当作工具书,用于查找公式,它适用于强化学习阶段。绝对不能在未熟悉教材的情况下直接阅读此书,因为它整合了一些章节,适用于基础知识已全面掌握后进行巩固提升。书中的技巧总结十分出色,每个例题和习题都应熟练掌握。这并不是一本厚重的书,因此不会带来太大压力。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基础一般,过6级水平。从背单词开始,如果可以坚持下来,会发现背完单词做阅读是很爽的。考研期间每天都在背,配合扇贝和恋恋有词。第一次是每天一个单元,背过一轮后是每天10页复习。阅读,不要太早做真题。但是一定要研究真题。3-6月是做张剑阅读150,每天两篇练语感。6-12月做真题。真题做了3遍,第一遍掐时间做,客观题最多不超过110分钟,第二遍,所有阅读手写翻译一遍,还可以练翻译。第三遍,练习解题技巧。做完黄皮书之后,我又买了一本的阅读(冲刺提高72篇)。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比黄皮书的难度小一点,因为到了冲刺阶段,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做真题,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全部翻译。个人建议,这个时期继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刻意追求答案对错。同时,这个时候做阅读也是掐着时间,每篇最多15分钟,我记得自己当时基本是七八分钟一篇。总之,英语要把真题的解题方法规律和逻辑研究明白,一定要仔细看。最后可以留近3年的题最后1-2个月拿来练手。但是近三年的题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英语最重要看阅读,作文最后1-2个月自己写模板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二主要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消费者的选、企业的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包括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这两部分的内容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等内容是核心。你需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能够凭案例分析来应用它们。例如,理解价格如何由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的差异。
对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是必考点。你需理解GDP、失业率、通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则是解释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重要工具,需熟练掌握其推导过程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相结合至关重要。对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不能只停留在记忆层面,要尝试去理解背后的逻辑和经济学原理。多做题、多分析实例帮助巩固知识。找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进行练习,这不仅能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也能你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理论。
,阅读一些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也很有帮助,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这些书籍会提供更深入的见解和丰富的例证,有助于提升理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