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信赖肖秀荣的政治辅导资料是明智之选!九月起,你可以着手阅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及配套的《1000题》。建议从相对简单的史纲入手,接着学习马原、毛中特和思修。初学阶段别急躁,逐字逐句仔细研读,尽量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待政治。每读完一章精讲精练,紧接着做对应的1000题,答题时避免翻书,对答案后才回过头复习。做题时可在其他纸上记录,特别标注错题,因为这本习题集至少要做两到三遍。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十月中旬起,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并浏览《知识点提要》,这本书可视为《精讲精练》的浓缩版,强调需熟记的知识点。再次做1000题,重复出错的题目用特殊符号标出。这个阶段预计花费一个月左右。九至十月期间,重心依旧放在选择题上。十一月,开始使用《考点预测背诵版》,专心背诵主观题的答题素材。继续做《1000题》,反复犯错的题目务必重视,弄清易混淆的概念和时间线。此时,完成《8套》的选择题部分,将错误标记,主观题的答案也每日温习。八套卷的选择题涵盖了许多细节知识,有助于填补知识盲区。至于《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简单浏览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我自己是大三下来了开始复习的,(后来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最好是寒假就开始背单词和看长难句了。单词书用的恋练有词,因为里面的单词句子都是真题的,你如果听的次数多了,在后期做真题阅读的时候会觉得这些句子很熟悉,很简单,其实这样真的不好,真的会影响自己在考场上看见陌生句子时的反应。翻译我没有买专门的资料来练习,都是用张剑的英语阅读的黄皮书,每一篇都给划了一两句长难句,我的方法是拿一个专门的本子,做完阅读把长难句先抄下来,再自己翻译那个长难句,然后再把标准翻译抄在下面。这样对比一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哪里翻译的有问题。另外我做完阅读会习惯性的看一下全文的标准翻译,培养自己习惯英语的这种翻译方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它要求理解并掌握各种社会学理论,如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主义等,以及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理论部分需广泛阅读,深入理解各派理论的核心观点,并能对比分析其异同。我个人的方法是,挑选几本经典的理论教材,精读并做笔记,关注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以便了解最新动态。对研究方法,除了课本知识,实践操作也非常重要,尝试使用SPSS或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或者参与实地调研,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社会学综合涵盖了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变迁等多个方面,这需有广阔的知识面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我的建议是多读文献,尤其是中国社会学报和国际知名期刊上的文章,这样既能拓宽视野,又能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议题。关注时事新闻,结合社会学视角去解读,也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式。
在复习阶段,我倾向于采用“主题式”学习法,将相似或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例如,围绕“社会不平等”这一主题,梳理不同理论对此的解释,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定期自我测试,如模拟试题或论述题,能有效检验学习效果。
至于记忆,我推荐“空间重复”法,即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适时回顾和巩固知识,避免临时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