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建议跟班级进度重温课本,并同时尝试完成1000题,尽管我到11月才开始刷,那时还碰上了论文开题等琐事,感到有些焦虑,但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解深入细致地刷一次和快速刷两三遍效果相差无几。至于大题的记忆,我可以透露我是距离考试仅剩10天才开始的,虽然当时压力山大,但我通过密集背诵最终完成了任务,不仅熟记了徐涛小册子的关键内容,还对肖四的大题要点背诵了两遍。我想强调的是,12月份开始背大题并不算迟,除非你的速度特别慢,初期的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务必确保选择题的准确性。今年的选择题基础性强,而多选题则相对较难。政治大题方面,今年几乎全部命中,但素材大多来自肖四的答案。我个人结合了徐涛的解析和肖四的角度去答题,不确定是否能过线。因此,对于政治学习,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具体的政治复习计划如下:9月至10月,边阅读大纲边做1000题,首次做题时避免直接在题集上书写答案,以便后续多次复刷。11月,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发布后,立即开始练习八套卷,并利用空余时间了解形势与政策。这个阶段持续刷1000题,直至看到题目就能立刻选出答案。到了12月,四套卷出现,首要任务就是背诵。此时也可以做做蒋五,浏览徐涛的小黄书以增加信心。然而,重中之重始终是那四套卷。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基础很关键,我大概是暑假前过完一遍教材,主要是做例题和部分课后题。暑假过后,九月份开始做真题,大概是一天真题+改错,一天刷全书第二遍,大概十月中旬的时候完成。过后两个月就是疯狂做模拟题,附带着再来一遍全书,做题的时候全书、错题本(我的错题本上很少记具体的错题,多数是记具体的套路,比如常数C的几个易漏点这些)、教材(这个如果太重了,可以回寝室再查阅,尤其是线代的几个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要求,但是便于理解和记忆)尽量带在身边,一道题可以举一反三,并把相似的题归类到同一页里,然后提炼出类似题目的套路。
考研英语方面:
经验之谈:过分专注于词汇积累。我曾清晨捧着红宝书埋头苦记单词,耗时良多,但现在看来成效并不显著。其实,应当将单词学习与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相结合,通过上下文来记忆单词,同时也能提升对于复杂句子的理解能力。对于复杂句子的处理和翻译,我参考了何凯文的每日一句。鉴于我在高中时期语法基础还算扎实,通过每日一句的解析,逐渐找回了剖析句子的技巧。推荐的方法是,先将每日一句抄录下来,自我尝试分析和翻译,之后再对照解析进行学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是系统建模,理解和掌握各种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如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你需熟练运用这些模型来描述和分析控制系统的行为。
稳定性分析是自动控制理论的核心。拉普拉斯变换和根轨迹法是进行稳定性判断的主要工具。要深入理解Routh-Hurwitz稳定判据和Nyquist稳定判据,这将帮助你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再者,控制器设计是实践中的重要环节。PID控制是最基本也最广泛使用的控制算法,你需熟悉其工作原理和参数调整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等也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极点配置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理论学习时,不仅要理解概念,更要凭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去深化理解,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动手做实验,比如用MATLAB或者SIMULINK模拟控制系统,帮助你直观地理解控制理论的工作机制。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很关键。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激发思考,解决疑惑。遇到难题,及时向导师教,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你豁然开朗。
定期回顾和总结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主题,都应花时间梳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