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六月初,我就购买了肖秀荣的三本复习资料——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命题人讲真题的上下午篇。每学完一个章节,我就会紧接着完成对应的1000题练习。当暑假来临时,许多同伴都认为这么早就开始复习政治是在浪费时间。但我坚信暑假初期投入政治学习并不算早,毕竟那时我们才刚步入认真的备考期,心态相对轻松。到了9月,随着紧张感加剧,对待政治的耐心会明显减少。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稍有松弛就可能导致之前的积累崩溃。7月时你可能认为9月开始足够,但9月面对大量的背诵和阅读任务,又会期待依赖肖四、肖八、蒋五这样的押题集。然而,完全依赖押题是不现实的,为何不让自己的准备更加充分呢?全程的辅导课程确实会分阶段深入提炼知识点,这些阶段中也会反复强调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不断回顾以巩固记忆才是王道。完成1000题后,我还尝试了徐涛的优题库。跟从老师的指导很有帮助,因为他们能帮你找到易于理解的记忆技巧和方法。到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几乎做遍了市面上的各种押题卷,即使不到50套,至少也有30套。
考研数学方面:
通常,考研备考中常使用的习题集包括复习全书等一系列资料。市场上常见的是李永乐的红皮系列、李永乐的粉皮版本、张宇的版本以及依据考试大纲编写的书籍。我个人推荐李永乐与张宇的,其中考纲版本听说很好,只是出版时间较晚。我自己使用的是李永乐的粉皮版,涵盖了全书、历年真题及400题模拟。此外,我也购买了李永乐红皮的660题作为基础训练,这本书虽易使人犯错,但却极具价值,总结也很到位。大约在八月底完成初步复习后,再次阅读时我对许多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觉思路更为清晰。于是,我专心致志地研读全书,并从十月份开始参加教师的专题突破课程(课程中讲解了大量的解题技巧),同时开始限时模拟真题。尽管我没有全部完成660题和400题,但考试结果依然不错。此外,重做并多次温习错误题是必要的,别以为做了一遍就能彻底掌握。数学极其关键,分数差距往往由此产生!务必给予足够的重视!关于数学的学习,我建议提前规划,参加辅导班会有所帮助。切记,教材至关重要,它是所有知识的根本,不能仅依赖练习册,今年的真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许多试题都源于课本而非习题集中的重点。不过,大量做题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每天都要坚持做数学题,无论多么忙碌都不能间断。确保一些经典的例题和题型能无需过多思考就能解答,这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基础标准。
考研英语方面:
期待每位同学都能对每个环节给予充分重视,因为它们互有关联。仅仅专注于解题和精读可能并非最佳策略。对于基础知识稍弱的同学,强烈推荐深入背诵词汇,并将其置于实际语境中记忆,同时增加阅读的广度,遇到不明白的词汇及时查阅。这样,随着反复遇见,生词便会自然而然地被牢记。再者,建立习惯至关重要,无论阅读或写作,应保持稳定的练习频率。不必强求每天大量阅读,但必须确保每天都进行,这是非常关键的。最后,关于参考资料,不建议购买过多,优秀的教材往往需要多次学习才能充分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核心是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经济学部分,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分析是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理论和政策工具则是重点。管理学方面,需理解组织行为、决策理论、战略管理等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教科书入手,把每个章节的主要理论框架梳理清楚,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检验理解和应用能力,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关注一些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热点问题,如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等问题,这在论述题中可能会被考察。
对经济模型的理解和运用,我推荐使用图表法,它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经济关系。对管理学的案例分析,多阅读一些实际企业的案例,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要有计划,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坚持完成。合理安排时间,既要保证深度学习,也要适当休息,保持好的学习状态。
再者,我非常推崇小组学习或讨论。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碰撞出新的思路,也能帮助你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找到更通俗易懂的方式。
对记忆性的知识点,我建议采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规划复习,多次重复帮助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