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是文科,对于政治不陌生。但对于高中学理科的,我的建议是早点准备选择题。选择题的分数决定你考研政治的分数,因为大题最后各种押题卷都能押上那么几道,再加上自己的发挥,总的来说大题是拉不开分的,除非你答的特别好。基于此选择就很重要,我建议有时间的同学最好看政治考研大纲,这是最保险的办法,因为各个老师编写的政治复习书总有个人主观色彩,并不是很全面。看看今年政治选择题就知道了。但是大纲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枯燥,很难看进去,所以就看你们自己啦。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不太擅长,首先从阅读书籍来巩固基础知识,接着完成36讲中对应的习题。在基础课程结束后,我购入了1000题,开始深入复习阶段,重点是各个专题的攻克,并且整理了许多策略和技巧,我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后续查阅。同时,我会交错进行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在学习线性代数时也会穿插一些高等数学的练习。第二轮复习是从九月初至十月底,除了上课时间,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学习步骤,但这回我强调实践,不再只是凭感觉,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记忆公式,时常尝试默写,遇到困难立即查看笔记。这样的习惯逐渐带来了明显的进步。这轮复习同样要做标注,标记出之前不懂但现在理解的、遗忘的知识点以及找到新解题思路的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分为几大模块:完型+阅读+翻译+作文,其中单词是重要的基础。参考书的选择1.朱伟《恋恋有词》:适合前期准备,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尝试。2.张剑黄皮书(真题):主要用于翻译对照。3.王江涛英语高分作文:逻辑清晰,但是也是需要自行整理专题。4.背单词的APP:百词斩,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两眼,比如公交车上或者排队的时候。单词在英语考试中非常重要,建议养成每天背单词的习惯,我从去年3月底备考,期间唯一没有停下来过的就是英语的学习。前期主要是背单词,中期由于个人实习导致暑假期间学习进度基本停滞,后期直到10月份才开始做真题,时间非常紧,后来就只做了十套真题左右,也只练习了一遍。但是每一套真题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我都进行了翻译,也建议大家采用全文翻译的方法来进行英语学习,个人认为这种学习方法效果挺好的。全文翻译最痛苦的地方在于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讲些什么东西,但是坚持翻译,过了一段时间会感觉到有明显的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主要涉及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类和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LTI(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以及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应用。我个人认为,理解系统响应的概念,特别是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是掌握这门课的关键。要熟练运用傅立叶分析来研究信号的频域特性。对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多做习题,凭实践加深理论的理解。
接下来是"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主要是对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包括采样定理、DFT(离散傅立叶变换)、FFT(快速傅立叶变换)以及滤波器的设计等。其中,采样定理是基础,理解和应用它能帮助理解如何从连续信号到离散信号的转换。DFT和FFT则是实际计算中的重要工具,需熟练掌握其原理和运算步骤。滤波器设计部分,理解IIR(无限长 impulse response)和FIR(有限长 impulse response)的区别,以及如何按需求选和设计滤波器,也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这门课时,我推荐使用MATLAB或者Python进行编程练习,凭实际操作来深化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对每一个概念,不仅要明白它的定义,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定期做题,模拟考试环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好的笔记习惯也很重要,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有助于记忆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