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到了11月末,《肖八》大致上已经面世,我在熟记知识点并纠正错误题目两到三轮之后,才着手挑战这个著名的试卷。初次接触,内心不禁有些小兴奋呢。依然保持每天一套选择题并及时订正错误,同时额外专注解答两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题。由于我高中时读的是文科,早在暑假期间我就浏览了肖秀荣的知识点,并完成了1000题。接着,我开始背诵风中劲草上的要点,并重新做了1000题。随后,我又陆续完成了8套卷和4套卷,包括任汝芬和石磊的试题,以及蒋中挺的习题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要温习并搞懂知识点的,所以你发现某些题错误的频率较高就可以回头再去理解那些知识点。总之,做题不是单纯为了做题,关键是为了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总结起来有几点,视频不离眼,目标不离心,笔记时时记,题不离手,公式概念不离口。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缺乏足够的词汇量,我一直未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首要任务便是积累英语单词。从八月末开始,我便着手使用红宝书来学习单词,每天全力以赴地投入一个上午的时间。相信“勤能补拙”,我将整本书抄写了一遍,就连那些我不太熟悉的单词释义句子也挑选着抄录下来。此外,红宝书附带的一张光盘包含所有单词的发音,我把它们导入了MP3,在日常行走时反复聆听。背诵单词后,我会跟随着MP3进行默写以巩固记忆。单词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前期记住的单词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遗忘,于是我在刷物理、化学和有机试题感到疲惫时会随手翻开复习,以此强化记忆。一旦我对单词有了扎实的掌握,做起阅读理解就会轻松许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系统理论的基础,涵盖了系统描述、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设计等多个方面。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特别是状态空间模型,它能提供一个全面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方式,对理解和设计复杂系统非常有帮助。
稳定性的理解与分析是核心。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和根轨迹法是主要工具,要熟练应用并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虽然计算量大,但对频率域的理解极其重要,尤其是对频率响应特性和闭环极点分布的直观把握。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参数整定的方法,如Ziegler-Nichols法则,是非常实用的技能。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输出反馈控制,以及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虽然难度较大,但对深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
至于学习方法,我强烈推荐结合理论与实践。一方面,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这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另一方面,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例如模拟或实验平台,这样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团队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互相答疑解惑,不仅激发学习兴趣,也能促进深度思考。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在线课程、论坛和科研论文,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保持好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成功的关键。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耐心和毅力。适当休息,保持身心健康,持续高效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