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末政治考试大纲发布起,正式的复习工作就启动了。在政治科目中取得高分,主要取决于选择题的表现。必备的学习材料包括《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通称“红宝书”),肖秀荣的一系列书籍(《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和《4套卷》),以及风中劲草系列,还有就是其他知名教师的最后冲刺卷。首先,在9月至10月期间,专注于刷选择题。结合使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与《1000题》,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章节的选择题,至少做两遍,并且注意收集错题。一个小提示,可以在做《1000题》前复制1-2份,以便后续反复练习。其次,11月份再次刷《1000题》,并尝试《讲真题》中的选择题,以了解历年试题的风格。同时,借助“红宝书”和风中劲草来填补知识空白。最后,进入12月直至考试前,集中精力研读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对于主观题部分,你需要几乎能背诵8套卷和4套卷的所有大题答案,因为这样不仅可能遇到原题,而且即使题目不同,也能依据记忆内容大致构造出答案。一旦选择题和大题都掌握好,考研政治的成功就在眼前。祝愿各位旗开得胜!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三月份开始,做到要点精编和母题各刷两遍。第一遍要点精编看书然后自己做题,对答案错了再改,在错题上做好标记。二刷要学习知识点,并把一刷的错题拿出来再做,反复错的记录在错题本上,以便日后翻看。同样的方法第二遍刷题。每一类题型有几种计算的方法,易错点、设坑处,全部公式化、套路化,我会用笔记本记下来,经常看,做到烂熟于心。12月份,继续复习笔记、继续练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个人认为复习的还不错,输在了最后的战略选择上。英语我是从7月份开始的,我备考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大家在3,4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英语了,一天2,3个小时。单次我用的朱伟《恋恋有词》,有时候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拿来催眠哈哈,单词基本就没问题了。阅读是分数占比最高的,作文跟的是王江涛,作文高分就一个字:背。背什么,不是背模板,而是背涵盖所有话题的高分作文,这些都会给你总结出来,背就是了。我到后期基本上大小作文各背了10篇,滚瓜烂熟,考场上就是替换其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就行了。那为什么我考得不高呢?因为我的战略是,重点抓阅读和作文,一共占70分,我想这两块做好基本不会低,但是我错了。我考试的时候先做的阅读和作文,做完时间就只剩一个小时了,这时候还有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我做的很急,到最后完形都没做完,剩15个空全选C。这就是一些失败的经验。所以我认为,英语这门课哪一块都不能放弃,你可以有侧重,但不能放弃,能捡多少分是多少分,加一块总分就会很高。所以时间这一块一定要安排好,提前做好模考,卡时间,确保每一块都能发挥个差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Z变换、数字滤波器设计、傅立叶变换以及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等。这些知识点构成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框架,也是考试的重点所在。
对Z变换,理解其定义和性质至关重要,尤其是稳定性条件和逆变换公式,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数字滤波器设计部分,要熟练掌握IIR和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如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等,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在傅立叶变换部分,除了基本定理的理解,还要深入理解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工作原理,尤其是FFT的运算规则和优化技巧,这部分在计算题中经常出现。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凭阅读教材和笔记,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梳理出来,形成思维导图,这样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多做练习题,理论知识只有凭实践真正内化。你尝试去做一些经典的教材习题或历年真题,以此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编程能力也很重要,尝试用MATLAB或者Python实现一些信号处理算法,既加深了理解,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疑惑。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这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